「单眼皮的进化程度比双眼皮高」的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7 17:25
- 提问者网友:暮烟疏雨之际
- 2021-01-27 14:31
「单眼皮的进化程度比双眼皮高」的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1-27 16:10
遗传学上,单眼皮和双眼皮是由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 单眼皮的后代全部是单眼皮,而纯合基因的双眼皮的后代都为双眼皮,杂合的双眼皮基因后代会出现分离 )。
就群体来说。在一个理想群体中,一个性状不受到自然选择,则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在种群中的分布频率符合哈温定律哈代。
双眼皮显性等位基因记为A,单眼皮隐性等位基因记为a,它们的频率分别记为p和q。频率(A) = p;频率(a) = q;p + q = 1。如果群体处于平衡状态
AA的频率f(AA) = p^2
aa的频率f(aa) = q^2
Aa的频率f(Aa) = 2pq
但是事实上不存在完美的种群和不受自然选择的性状。实际情况下存在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即一对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受到其他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的影响。一般用D值来评价连锁不平衡程度。具体见(Linkage disequilibrium)即是否存在单眼皮基因与人的其他基因存在连锁不平衡,造成不同地区分布不均匀?
如果单纯从解剖学角度来看,单眼皮和双眼皮的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比较典型的东方人和高加索人上眼睑的解剖结构发现,单眼睑的最明显的特征是在眶骨膜周围的皮肤没有或只有很少褶皱。眶隔和提肌腱膜的融合的位置决定了上眼睑褶皱生成的位置,正是在这个位置,从提肌腱膜生成的纤维一直向上眼睑的皮肤伸展,并锚定在皮肤上,形成褶皱,形成双眼皮的效果。对于单眼皮,除了在眼睑的边缘,眶隔和提肌腱膜很少发生融合。因此大部分眼睑皮肤由于没有纤维的阻挡,眼睑的脂肪可以毫无阻挡地向眼睑边缘沉降,这样就造成单眼皮的皮肤很光滑,而且显得很厚很饱满的样子(图片来自: Oriental Upper Blepharoplasty. Weng CJ, 2009)。比较典型的东方人和高加索人上眼睑的解剖结构发现,单眼睑的最明显的特征是在眶骨膜周围的皮肤没有或只有很少褶皱。眶隔和提肌腱膜的融合的位置决定了上眼睑褶皱生成的位置,正是在这个位置,从提肌腱膜生成的纤维一直向上眼睑的皮肤伸展,并锚定在皮肤上,形成褶皱,形成双眼皮的效果。对于单眼皮,除了在眼睑的边缘,眶隔和提肌腱膜很少发生融合。因此大部分眼睑皮肤由于没有纤维的阻挡,眼睑的脂肪可以毫无阻挡地向眼睑边缘沉降,这样就造成单眼皮的皮肤很光滑,而且显得很厚很饱满的样子(图片来自: Oriental Upper Blepharoplasty. Weng CJ, 2009)。
蒙古人由于生活在寒冷的亚洲北部,上眼睑沉积的脂肪也有助于保护眼睛。
然而由于眼睛周围的结构很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他部位的改变也会影响单眼皮和双眼皮的形成。内眦赘皮,内眦角前方自上而下呈顺向性或自下而上呈反向性蹼状皮肤皱褶,在东方人中普遍存在。由于内眦赘皮的存在,上眼睑的皮肤受到牵拉的作用,会显得更紧致。内眦赘皮的存在会使得单眼皮更容易形成。
因此,有可能控制内眦赘皮的基因会与单眼皮的基因之间产生了连锁不平衡。结果就是在单眼皮人群中发生内眦赘皮的情况比双眼皮要高一些,而在双眼皮人群中内眦赘皮较少见。而且如果内眦赘皮和双眼皮基因同时存在,可能就形成了我们所谓的“内双”。因此,有可能控制内眦赘皮的基因会与单眼皮的基因之间产生了连锁不平衡。结果就是在单眼皮人群中发生内眦赘皮的情况比双眼皮要高一些,而在双眼皮人群中内眦赘皮较少见。而且如果内眦赘皮和双眼皮基因同时存在,可能就形成了我们所谓的“内双”。
就群体来说。在一个理想群体中,一个性状不受到自然选择,则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在种群中的分布频率符合哈温定律哈代。
双眼皮显性等位基因记为A,单眼皮隐性等位基因记为a,它们的频率分别记为p和q。频率(A) = p;频率(a) = q;p + q = 1。如果群体处于平衡状态
AA的频率f(AA) = p^2
aa的频率f(aa) = q^2
Aa的频率f(Aa) = 2pq
但是事实上不存在完美的种群和不受自然选择的性状。实际情况下存在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即一对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受到其他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的影响。一般用D值来评价连锁不平衡程度。具体见(Linkage disequilibrium)即是否存在单眼皮基因与人的其他基因存在连锁不平衡,造成不同地区分布不均匀?
如果单纯从解剖学角度来看,单眼皮和双眼皮的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比较典型的东方人和高加索人上眼睑的解剖结构发现,单眼睑的最明显的特征是在眶骨膜周围的皮肤没有或只有很少褶皱。眶隔和提肌腱膜的融合的位置决定了上眼睑褶皱生成的位置,正是在这个位置,从提肌腱膜生成的纤维一直向上眼睑的皮肤伸展,并锚定在皮肤上,形成褶皱,形成双眼皮的效果。对于单眼皮,除了在眼睑的边缘,眶隔和提肌腱膜很少发生融合。因此大部分眼睑皮肤由于没有纤维的阻挡,眼睑的脂肪可以毫无阻挡地向眼睑边缘沉降,这样就造成单眼皮的皮肤很光滑,而且显得很厚很饱满的样子(图片来自: Oriental Upper Blepharoplasty. Weng CJ, 2009)。比较典型的东方人和高加索人上眼睑的解剖结构发现,单眼睑的最明显的特征是在眶骨膜周围的皮肤没有或只有很少褶皱。眶隔和提肌腱膜的融合的位置决定了上眼睑褶皱生成的位置,正是在这个位置,从提肌腱膜生成的纤维一直向上眼睑的皮肤伸展,并锚定在皮肤上,形成褶皱,形成双眼皮的效果。对于单眼皮,除了在眼睑的边缘,眶隔和提肌腱膜很少发生融合。因此大部分眼睑皮肤由于没有纤维的阻挡,眼睑的脂肪可以毫无阻挡地向眼睑边缘沉降,这样就造成单眼皮的皮肤很光滑,而且显得很厚很饱满的样子(图片来自: Oriental Upper Blepharoplasty. Weng CJ, 2009)。
蒙古人由于生活在寒冷的亚洲北部,上眼睑沉积的脂肪也有助于保护眼睛。
然而由于眼睛周围的结构很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他部位的改变也会影响单眼皮和双眼皮的形成。内眦赘皮,内眦角前方自上而下呈顺向性或自下而上呈反向性蹼状皮肤皱褶,在东方人中普遍存在。由于内眦赘皮的存在,上眼睑的皮肤受到牵拉的作用,会显得更紧致。内眦赘皮的存在会使得单眼皮更容易形成。
因此,有可能控制内眦赘皮的基因会与单眼皮的基因之间产生了连锁不平衡。结果就是在单眼皮人群中发生内眦赘皮的情况比双眼皮要高一些,而在双眼皮人群中内眦赘皮较少见。而且如果内眦赘皮和双眼皮基因同时存在,可能就形成了我们所谓的“内双”。因此,有可能控制内眦赘皮的基因会与单眼皮的基因之间产生了连锁不平衡。结果就是在单眼皮人群中发生内眦赘皮的情况比双眼皮要高一些,而在双眼皮人群中内眦赘皮较少见。而且如果内眦赘皮和双眼皮基因同时存在,可能就形成了我们所谓的“内双”。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01-27 17:06
貌似以后都要去整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