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感应加热淬火过渡层要多少才合理

答案:6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7 14:43
  • 提问者网友:箛茗
  • 2021-11-16 13:58
感应加热淬火过渡层要多少才合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1-11-16 14:31
1、硬度法─ISO375-1976中规定,有效硬化层深度是指从零件表面到界限硬度值的距离。
2、界限硬度值(Hv)=0.8Χ表面硬度下限(Hv)。在日本JIS G 0559标准中,规定了不同含碳量钢材有效硬化层的界限硬度值(如45钢的界限硬度值为450Hv)。
3、不同的硬度量测有效硬化层深度,当然感应淬火后过渡层区域亦有所不同。
4、用金相法量测感应淬火后硬化层深度,由于中碳钢的预处理组织不同,正火组织为α+p。
5、经感应淬火后过渡层区域比较厚﹔调质组织为Sorbite,经感应淬火后过渡层区域往往比较薄。
6、在一般规范上并无过渡层之要求,都是由有关方面商定。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11-16 20:44
在JB/T5617-2005中4.2条规定“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的零件,在距离表面三倍于DS处的硬度应低于极限硬度减去100。有争议时,经各方协商可采用较高的极限硬度值测定有效硬化层深度”。有几个问题请教: 1、极限硬度的实际作用是什么?如何用极限硬度值去测定有效硬化层深度? 2、规定“距离表面三倍于DS处的硬度应低于极限硬度减去100”的作用是限定基体硬度还是热影响区的硬度的上限?
  • 2楼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1-11-16 20:16
频率决定淬硬层,冷却方式及时间决定了过渡层。 []
  • 3楼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11-16 18:56
45钢原始热处理如果为退火,最好是球化退火工艺 如果采用普通退火工艺,感应热处理有点难度
  • 4楼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11-16 17:17
1、过渡层及热影响区问题还真没见到相关技术资料或标准。不知有没有? 2、一般只作淬硬层深度和表层金相组织检验。这过渡层及热影响区对性能有何影响?仅做粗浅理解的话,加热深度都要大于淬硬深度,在淬硬深度要求一定的条件下,加热深度越深,其过渡层及热影响区越大,但过大的过渡层及热影响区不仅浪费电能,也会降低基体性能(主要对经过预处理的件来说)。所以个人觉得在保证淬硬层深度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加热深度,即相应减小过渡层及热影响区。
  • 5楼网友:人類模型
  • 2021-11-16 15:59
预处理组织不同,感应淬火后过渡层区域亦有所不同─ (1)用金相法量测感应淬火后硬化层深度,由于中碳钢的预处理组织不同,正火组织为α+ p,经感应淬火后过渡层区域比较厚﹔调质组织为Sorbite,经感应淬火后过渡层区域往往比较薄。 (2)硬度法─ISO375-1976中规定,有效硬化层深度是指从零件表面到界限硬度值的距离。界限硬度值(Hv)=0.8Χ表面硬度下限(Hv)。在日本JIS G 0559标准中,规定了不同含碳量钢材有效硬化层的界限硬度值(如45钢的界限硬度值为450Hv)。不同的硬度量测有效硬化层深度,当然感应淬火后过渡层区域亦有所不同。 (3)在一般规范上好像并无过渡层之要求,都是由有关方面商定。 (4)曾有人问到感应硬化曲线怎样才是正常,加热时间太长与太短感应硬化曲线的问题,让我想到感应淬火后过渡层的深度对零件质量上到底有何影响,提出论谈讨论。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