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什么是道?老子首先提出了“道”,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3 18:51
  • 提问者网友:凉末
  • 2021-12-23 14:52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什么是道?老子首先提出了“道”,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也就是说,道是宇宙的本源。从道衍化出混沌,,混沌衍化出阴和阳,阴阳相互作用、和合而生成新事物。但“道”到底是什么?不知道。因为“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它是“无状之状”,“无畅之象”,又比一切具体的“状”和“象”都高,是“万物母”,具体的“状”和“象”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它没有任何人为的痕迹和作用,完全符合于自然。在老子那里,“道”可视为一切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庄子也讲“道”,也强调“天道自然无为”,认为“道”是不能以人为力量去改变的自然规律。在老子的基础上,庄子把“道”引进艺术领域。他认为在艺术创作中,“道”是可以实现的,但要通过“心斋”与“坐忘”,才能进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与“道”合一的境界。人的主观精神达到了一种“道”的状态,则人工的艺术也就与天工毫无二致,宛如天生化成。关键在于创作主体的修养能否在精神上与“道”合一。在庄子那里,“道”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而主体的精神和修养是其中最重要的。他斜作的一系列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轮扁凿轮、梓庆削木等,无不贯穿着这一思想。 宗白华认为“道”是意境的特征之一,这确实是一种洞见卓识。的确,从上面我们对“道”的解说中,就分明感觉到“道”和意境之间具有很多相通性。“道”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意境亦然,意境是中国艺术的最深远的追求,恽南田认为“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 戴叔伦也说“诗家之境,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间”。意境是很难把握的。庄子在《秋水>篇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意思是说,“道”是语言不能表达,甚至心意都不能察致的,是自然而然的。意境又何尝不是如此,宗白华说:“画家诗人的心灵活跃,本身就是宇宙的创化,它的舒卷取舍,好似太虚片云,寒塘雁迹,空灵而自然。”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意境也具有那种天然契合性和神秘感悟性。“道”是生命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道”通过阴阳的化合衍生万物。意境也是生命的意境,意境是人的情绪与生命的宇宙交融的产物,它有生命的圆满、节奏与和谐。庄子认为,要与“道”合一,必须“虚静”、“心斋”、“坐忘”,要求进入一种空明寂静的心理状态。意境的创构也讲“虚静”,苏东坡说:“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境”就是意境,而“静”、“空”则是其创生的条件。宗白华说,中国自六朝以来,艺术的理想境界就是“澄怀观道”,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此外,“道。”是虚实结合,“道”有一个由虚转实的迂程,虚的“道”必须具象于生活、礼乐制度,尤其是表象于艺,“只有活跃的具体的生命舞姿,音乐的韵律、艺术的形象,才能使静照中的道具象化、肉身化。”而意境也是虚实结合,也有一个由虚转实的过程,王夫之说王维创造意境的手法是“使远者近,抟虚成实”,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由此可见,意境与“道”之间确实具有很多共通性,艺术的意境也确实具有“道”的特点。甚至可以说,中国艺术意境,其实就是老庄之“道”在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就‘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正是因为有了源远流长的“道”的影响,中国艺术意境理论之树才如此的根深叶茂,靓丽夺目。 (节选自欧阳文风、周秋良《宗白华对意境理论的拓展》,有删改) 5.下列对“意境”这一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意境是中国艺术所追求的最深远的艺术境界,具有天然契合性和神秘感悟性。 B.意境是人的情绪与生命的宇宙交融的产物,它有生命的圆满、节奏与和谐。 C.意境是语言不能表达,心意不能觉察的,是自然而然的,它的创造讲究虚实结合,有一个由虚转实的过程。 D.意境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一种空明寂静的心理状态,是比一切具体的“状”和“象”都高的“万物母”。 6.下列对庄子的观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庄子认为“道”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可以通过人的艺术创作无条件实觋。 B.庄子认为“心斋”与“坐忘”,是主体进入与“道”合一境界的必需途径。 C.艺术创作主体的修养在精神上与“道”合一,是使人工的艺术达到天生化成境地的关键。 D.庖丁解牛等寓言都贯穿了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与“道”合一的思想。 7.如何理解阿米尔“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这个观点?请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5分) 答: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人類模型
  • 2021-12-23 16:16
5.D 【小题2】A 【小题3】(5分)答案示例要点:阿米尔这个观点的意思是意境具有天然契合性和神秘感悟性,是人的情绪与生命的宇宙交融的产物。(2分,大意相符即可)我对这一观点的看法是:这一观点道出了自然风景与心灵境界之间那种天煞契合性和神秘感悟性的关系;只有当人的情绪与生命宇宙交融和天然契合的时候才能感悟到美的神秘意境;阿米尔的这一观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自然风景与心灵境界之间的联系,但不免带有一种神秘主义色彩。(3分,大意相符即可) 【解析】 5. 试题分析:“道”是“万物母”,而非意境是“万物母”:“空明寂静的心理状态”是进入意境的前提条件,而非“意境”本身。(3分)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文中没有“‘道’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这一说法,要通过“心斋”与“坐忘。才能实现“道”。(3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为开放性的探究题,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能自圆其说。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不甚了了
  • 2021-12-23 16:50
这个问题的回答的对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