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结台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唐朝建立后,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赋役令》,其中租庸调制中有“损免”(亦称“灾免”,即因为受灾而减少或免去租庸调)制度的规定,其主要内容是:“诸田有水旱虫霜为灾处,据现营田,州县检灾(核实灾情),具帐申省,十分损四已上,免租;损六以上,免租调;损七以上,课役全免。若桑麻俱损者,各免调。若己役已榆(“榆”:缴纳的意思),听免其来年,经二年后,不在折限(“折”:减免的意思)。另据《唐律疏议》规定:“其应损免者,皆主司合言。主司,谓里正以上,里正须言于县,县申州,州申省,多者奏闻。” ——《唐宋田赋的“损免”与“灾伤检放”论稿》
【材料三】“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备祲(注:不祥之气);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注:发仓救济)五曰减粜;六曰出贷;七曰蠲赋(注:免除赋税)八曰缓征;九曰通商;十曰劝输;十有一曰兴土筑;十有二曰集流亡。” ——《大清会典》
问题:
(1)据材料一,概况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提供的有关历史信息,说明唐朝前期对田赋灾免做出的原则性规定包括哪些方面?
(3)据材料三,概括清代救灾的特点。
(4)简要说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对救灾的影响。主要观点: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评价:孔子的观点体现了“仁”的思想,但也有片面性,将救助问题政治化,单一化。
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结台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1 02:56
- 提问者网友:暮烟疏雨之际
- 2021-02-20 20:54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2-20 22:29
(答案→)主要观点: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评价:孔子的观点体现了“仁”的思想,但也有片面性,将救助问题政治化,单一化。 解析:(1)本问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为维护君主统治服务的,体现在救灾思想上亦是如此。分析评价时注意与其“仁”的思想主张的结合,同时也应注意其救灾主张的局限性;(2)从材料信息中寻找,可从灾害的类型、报灾及核灾的程序、减免的依据、具体项目、减免年限等角度说明;(3)从“备祲”“除孽”前两项措施可看出清代救灾观念中的封建迷信色彩;从第三项至第十二项可说明清朝救灾措施的多样性;(4)可从中央集权制度对救灾免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角度回答。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拾荒鲤
- 2021-02-20 22:59
对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