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姓氏不吃狗肉
答案:5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4 20:55
- 提问者网友:却不属于对方
- 2021-01-24 05:49
本人姓李,从不吃狗肉,一次无意的聊天听说李姓之人是不可食狗肉的,不知道历史上有没有这样的说法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鱼忧
- 2021-01-24 06:24
大家都知道,满族人忌服狗皮,忌食狗肉,然而,要问起来他们的这个风俗是怎样形成的,他们为什么要忌食狗肉呢?对于这个问题,不论是满族人自己,还是民俗专家,至今仍然是见仁见智,找不到大家认可的答案。关于满族人忌食狗肉的原因,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但每种说法都不十分令人信服。
一是义犬救罕王说。此说源于满族的民间故事,便说法亦不相同,一说努尔哈赤脚上有红痣,被明辽东总兵李成梁所忌,欲杀之。努尔哈赤在李成梁小妾的帮助下骑青马带犬逃出,明兵随后追来,先射杀青马,努尔哈赤逃入河边芦苇中,因过度疲劳而睡去明兵找不到努尔哈赤,就放火烧荒,那狗见罕王不醒,就跳到河中浸透全身,再跑到他身边,把苇草淋湿,狗反复这样做,罕王得救,而狗累死。罕王发誓,再不食狗肉。闫崇年《努尔哈赤传》采用了这个说法。而春风文艺出版社的《满族民间故事选》第二集中《义犬的故事》却说:萨尔浒大捷后,罕王努尔哈赤大宴群臣将士,其叔龙敦早有篡权野心,乘机将罕王灌醉后送回大帐,龙敦见罕王大醉,而周围又无人,拔钢刀欲杀之,此时,罕王养的一条大黄狗,忽然窜到帐内,先咬醒罕王,再向龙敦扑去,咬伤龙敦后,被龙敦所杀,但罕王已醒,很快杀死了龙敦,平定了叛乱。于是老罕王厚葬了黄狗,并下令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应该说,这两个传说后面的历史真实性都是不可靠的。努尔哈赤不仅没有一个叫龙敦的叔叔,而且其被李成梁哺养过,只因脚长红痣,险些被害,多亏成梁小妾和义犬相救的故事亦属附会。再说努尔哈赤如果曾正式下令不许食狗肉,《满文老档》应该有记载。因此,一个晚出的故事能影响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风俗的说法,其真实性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
二是源于满族先人的风俗说。赵宏《略谈满族文化之饮食习俗》认为:“考诸史籍,实因满族先人在古代长期的渔猎生活中,狗对人们的经济生活起到过重要的帮手作用,后来人们不忍心杀食其肉,逐渐形成了忌食狗肉的习俗。”此说看似有道理,因为风俗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按着这一说法,满族的先人就已经不食狗肉了。我们知道满族的先人是女真人。如果女真人不食狗肉,此说就成立了,然而,事实不是这样的。南宋马护《茅斋自叙》一书中写到了“金初女真风俗”,书中说:“遇阿骨打与诸酋共食,则于炕上用矮台子或木盘相接,人置稗饭一碗,加匕其上,列齑韭、野蒜、长爪,皆盐渍者,别以木碟盛猪,羊……犬……虾蟆等肉,或燔,或烹,或生脔……”阿骨打是完颜部女真人,是大金国的创建者。在他们宴桌上有狗肉,在吃法是即可以燔烤,又可以烹煮,还可以生吃。这显然否定了满族的先人——女真族人已经有了不食狗肉风俗的说法。
呵呵!仅供参考!
一是义犬救罕王说。此说源于满族的民间故事,便说法亦不相同,一说努尔哈赤脚上有红痣,被明辽东总兵李成梁所忌,欲杀之。努尔哈赤在李成梁小妾的帮助下骑青马带犬逃出,明兵随后追来,先射杀青马,努尔哈赤逃入河边芦苇中,因过度疲劳而睡去明兵找不到努尔哈赤,就放火烧荒,那狗见罕王不醒,就跳到河中浸透全身,再跑到他身边,把苇草淋湿,狗反复这样做,罕王得救,而狗累死。罕王发誓,再不食狗肉。闫崇年《努尔哈赤传》采用了这个说法。而春风文艺出版社的《满族民间故事选》第二集中《义犬的故事》却说:萨尔浒大捷后,罕王努尔哈赤大宴群臣将士,其叔龙敦早有篡权野心,乘机将罕王灌醉后送回大帐,龙敦见罕王大醉,而周围又无人,拔钢刀欲杀之,此时,罕王养的一条大黄狗,忽然窜到帐内,先咬醒罕王,再向龙敦扑去,咬伤龙敦后,被龙敦所杀,但罕王已醒,很快杀死了龙敦,平定了叛乱。于是老罕王厚葬了黄狗,并下令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应该说,这两个传说后面的历史真实性都是不可靠的。努尔哈赤不仅没有一个叫龙敦的叔叔,而且其被李成梁哺养过,只因脚长红痣,险些被害,多亏成梁小妾和义犬相救的故事亦属附会。再说努尔哈赤如果曾正式下令不许食狗肉,《满文老档》应该有记载。因此,一个晚出的故事能影响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风俗的说法,其真实性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
二是源于满族先人的风俗说。赵宏《略谈满族文化之饮食习俗》认为:“考诸史籍,实因满族先人在古代长期的渔猎生活中,狗对人们的经济生活起到过重要的帮手作用,后来人们不忍心杀食其肉,逐渐形成了忌食狗肉的习俗。”此说看似有道理,因为风俗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按着这一说法,满族的先人就已经不食狗肉了。我们知道满族的先人是女真人。如果女真人不食狗肉,此说就成立了,然而,事实不是这样的。南宋马护《茅斋自叙》一书中写到了“金初女真风俗”,书中说:“遇阿骨打与诸酋共食,则于炕上用矮台子或木盘相接,人置稗饭一碗,加匕其上,列齑韭、野蒜、长爪,皆盐渍者,别以木碟盛猪,羊……犬……虾蟆等肉,或燔,或烹,或生脔……”阿骨打是完颜部女真人,是大金国的创建者。在他们宴桌上有狗肉,在吃法是即可以燔烤,又可以烹煮,还可以生吃。这显然否定了满族的先人——女真族人已经有了不食狗肉风俗的说法。
呵呵!仅供参考!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旧脸谱
- 2021-01-24 11:12
好象跟民族有关系吧 姓什么和吃不吃狗肉好象没什么关系
- 2楼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1-01-24 09:38
忽悠你的吧?没有听说过哪个姓氏是不吃狗肉的。不过如果哪个皇帝或皇后之类的属狗到有可能下禁吃狗令
- 3楼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01-24 08:03
“野狗用身体去沾湿,再用身体去扑火,再后把大火搞灭了”的传说多哦,不止一个。
(请耐心看下去)
比如说
满族:
努尔哈赤(清太祖)被追杀时,努尔哈赤跑到一个人家里钻进灶坑躲避,明兵见他在灶坑,就填柴加火,想他必定被烧死无疑。谁知明兵走了之后,跑来了一只狗,叼来湿棉絮,把火灭了,救出了努尔哈赤。有的则说是追到一个芦苇荡里,放火烧芦苇荡,也是等明兵撤走之后来了一条狗,滚到荡里弄湿身体,然后跑回来洒在火上把火熄灭。努尔哈赤的后代不吃狗肉(甚至不戴狗皮帽)。
------------------------
湖北西部宋姓土家族(这个或许就是你说的传说):
不吃狗肉,也是因为传说中一条狗曾用湿的身体扑灭大火,救出了一位祖先。
---------其他传说------------
不吃狗肉还有东兰壮族的张姓(母狗喂奶的故事):
张家有条刚生了仔的母狗,见主人的孩子啼哭,就到旁边躺下让孩子吸狗奶。这孩子吸奶饱就不哭了,但到肚子饿了又哭起来,母狗又过来喂奶。
----------------------------
而 陈姓不吃狗肉
传说是因为明朝遗臣陈宜忠的故事,陈宜忠夫妇吵架,妻子威迫说去官府举报陈宜忠原为旧朝遗臣(元初,元人实施压迫政策,见明臣必杀),陈宜忠畏惧,半夜将妻子杀害出逃却留下三个婴儿,当时最大的仅五岁,最小的刚满月不久,嗷嗷待哺,只好投靠外婆。但最小的孩子还要吃奶,哪里有奶喂养他呢?好在他家养的母狗适逢产下一窝小狗,狗奶水充足。于是就把最小的孩子送到母狗身边,让他吸狗奶。这只母狗也很懂人性,不但没伤害这个小主人,还主动给他喂奶。这样陈家幼小的生命得到保留。陈家三兄弟长大以后,为了报答狗的哺育之恩,便告诫子孙——陈姓族人不得吃狗肉!这便有了海陵岛“姓陈不吃狗”的祖训。
------------
至于容姓,倒没听说,我也不懂不多说。
- 4楼网友:千杯敬自由
- 2021-01-24 07:34
请问 你是那里的啊 我姓陈 我们那里也有种说法 不能吃狗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