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对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02:08
  • 提问者网友:活着好累
  • 2021-01-03 06:31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对于当前学风的一些看法季羡林 什么叫“学风①”?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根据我个人的语感,指学术界的风气的占大多数。 那么,我们当前学术界的风气怎样呢?我们大家都常常听到一些怨声:风气不好。其表现是比较明显的,比如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草率从事,好寻捷径。古人说:“十年磨一剑”,范老(文澜)说:“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些至理名言,现在有一些人不遵守了。其下焉者则抄袭剽窃,明目张胆,不知天下尚有“羞耻”二字。 这些都是令人忧虑的现象,我自己也在忧虑。但是,我认为,更令人忧虑的还不在这里,而在不学。有学才能威学风,学风②的好坏且不去论。不学则连“风”都没有。 环观我们当前的大学和学术界,一出大学的门,或者已经出了大学的门而在学术界有一席位的人中,下海者有之,出洋者有之,当官者有之,这是平常而合理的现象。下海和当官,都是社会上不可缺少的。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都留在学术界或教育界。如果中国十二亿人都成为学者,我们将无饭可吃,无房可住。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可是,话又说了回来,那些决心或者半决心留在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学士们、硕士们和博士们,总应该“学”了吧,总应该读书了吧。然而,据我的观察,殊不尽然。我无法计算一个百分比来,至少有一部分是不学的。在他们身上是不存学风③问题的。风是有的,东、西、南、北风都有,只是没有学风④。有些教外语的教员,外语水平是极能令人满意的。但是,除此以外,却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家。这样的人,在外国只能终身是外语教员,与副教授和教授无缘。 在我们国内,有一极小部分“学者”,头顶高级职称,却是述而不作,一篇像样的论文也不写。至于与他有关的专著和论文则视若路人,有关的中外学术杂志则更是陌生。 我所忧虑的正是这种不学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个新世纪和一个新千年就要来到我们眼前的关键时刻——用一句旧话来说,也许可以称之为“危急存亡之秋”——全世界范围内的“知识爆炸”,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日千里地在向前飞奔。稍一疏忽,立即落伍。有一些本来应该学的学者,却把枕头垫得高高地酣睡。“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诸葛亮知道,这些人并不知道。看了这种现象,我有了“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感觉,难说我是杞人忧天吧?1.文中所标的序号前“学风”一词,它们所指内容是否相同?请注明。 答:①与②________③与④________①与③________②与④________2.文中所指的“学风不好”,包含哪几方面的意思?请作概括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诸葛亮知道,这些人并不知道。”怎样理解这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学术界有些人“下海和当官”,对此作者并不是持反对的态度。相反给予肯定和鼓励。B.作者引用范老“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一语,为的是论述做学问要有刻苦精神的观点。C.“危急存亡之秋”隐含着作者对新世纪关键时刻的忧患:世界日新月异,不学落伍。D.“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意指有些人在睡觉做梦,不知道我还在拼搏进取。E.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目前学风不好,需要我们去改造,要有忧患意识,要有良好的学风。F.作者夹叙夹议。论述问题有条不紊,运用了设问、引用、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1-03 07:31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长青诗
  • 2021-01-03 08:08
正好我需要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