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家需要什么条件?
答案:4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6 18:55
- 提问者网友:温旧梦泪无声
- 2021-02-06 14:35
如果出家需要什么条件?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02-06 16:02
以下复制潜川先生:
你要了解出家人的生活,你得了解出家人在做什么。所谓出家,就是离开亲人、家庭、事业这样的世俗世界,到专门的地方(如寺院)修行,学习佛陀教给大家的有关宇宙自然人生的真理。因此,出家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相比在家的修行者,也就是哦我们常见的居士,要严谨的多。因此,我们通常会用四个字来概括出家人的全部生活内容,那就是“弘法利生”。弘法,就是把自己掌握到的佛法弘扬给信仰佛教的人、关心佛教的人,利生,就是做利益众生的事情。这利益众生,有点类似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同的是,佛教是为众生服务,而人民则是众生的一部分。因此,“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就是出家人的真实写照。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以禅宗的僧人们为例,来看看出家人的生活:
首先是作息时间,一般都是20:30入睡,4:30起床(各地根据地域特点有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的差别)。
4:30打板起床(晨钟);
5:00上早殿(做早课):全寺僧众每天清晨齐集大殿诵经,早殿有两堂功课:《楞严经》为一堂功课,具有息灭灾难的作用;而且佛陀开示过,楞严经之威力巨大,众魔畏惧,所以“欲灭佛教,先灭楞严经”,所以这几乎是每家寺院的必修课。《大悲咒》“小十咒”等为一堂功课;两堂功课念诵开始和结束时,都配有清净和悦的歌赞。——这个过程差不多在一小时左右
6:00 打板早斋(早餐):早餐和午餐,是禅宗僧人重要的修行过程,不是单纯的填饱肚子,而是当成仪式来举行。有专门的仪式叫《二时临斋仪》,以所食供养诸佛菩萨,为施主回向,为偷生发愿,然后方可进食;饭前饭后都有唱念,吃饭实行分餐,不许出声,不许浪费。这里有很多手势来表示自己要添饭还是添菜的意思,就不罗嗦了。另外,由于这个吃饭的过程同时要做五个观想,如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面对供养,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并思量粒米维艰,来处不易)。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藉着受食来反省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受得起如此供养吗?)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谨防心念,远离过失,对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贪念,中味的不起痴心,下等的不起瞋心)。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将所受的食物,当作疗养身心饥渴的良药)。5、为成道业,故受此食(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饥饿,体衰多病,难成道业;但是如果贪多,也容易产生各种疾病。所以必须饮食适量才能资身修道),这样吃一顿饭要把它与佛法结合在一起,能如此,即使硬如钢铁的食物也能消化;反之,就是滴水也难以消化。因此,佛门中过堂有一语:"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斋堂因为观想此五事之故,又称五观堂。
11:30 过堂(午餐):午斋和早斋同。不过仪式好像少念两句吧,这个不好意思,有点记不住了。
16:30上晚殿(做晚课):傍晚集体上殿,时间是一个小时左右;晚课分为三堂——诵《阿弥陀经》和念佛名为一堂,礼拜八十八佛和《大忏悔文》为一堂,念诵《蒙山施食仪》为一堂;诵《阿弥陀经》和念佛名是为自己往西方极乐世界所作的祈愿;礼拜八十八佛是为众生作忏悔;蒙山施食是于每日中午的斋食,取出少许饭粒,到晚间按照《蒙山施食仪》念诵,施给饿鬼。
晚殿的三堂功课,一般是单日念《阿弥陀经》和念佛名,双日拜八十八佛和《大忏悔文》,蒙山施食每日要举行。
17:30 药石(吃晚饭):由于佛陀原制定“过午不食”,所以晚饭是木有了的。佛陀开示说,午时以前是诸佛菩萨及龙天一族用餐的时间,所以适合僧人用餐,而过了午时,则是饿鬼等三恶道用餐的时间,由于这三道很多众生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况,如果看到我们在吃饭它又吃不上,就会生起嗔恨心,所以过了中午就不吃饭了。但是由于现代社会僧人越来越少,也离以往的僧人修为相差甚远,现在的僧众如果扛不住饥饿,晚上也可进食,以粥为主,但不须像早餐和午餐一样念供了。由于这一顿饭是专门针对那些没法做到过午不食的僧众来进行补偿的,犹如为他们治愈这个身体的病(饥饿病,呵呵)一样,所以类同于中药(药)和针灸(石),故寺院将晚饭称为“药石”。
21:00打板熄灯休息(暮鼓)。
因此,僧人的一天中,除了上述的时间以外的时间,一些僧人(不是所有的,因为这些时间僧人也会去打坐啊、修行啊等,都属于个人修行的时间)会被安排看护殿堂、接待香客游人等杂务,在个人修行的时间里,僧人也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性的去做一些事情,如拜佛、诵经、读书、坐禅、习练功夫、学习书画、品茶等,有时寺院还会为其安排一些共修的课程等。
——由上可见,即使是出家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光是吃素,很多北方人扛不住三天,南方人稍稍厉害一点,也就是五六天,心里没有真正生起佛缘和慈悲心,吃素这一关,就很难熬过去,更不用说双腿盘坐禅定几个小时了
你要了解出家人的生活,你得了解出家人在做什么。所谓出家,就是离开亲人、家庭、事业这样的世俗世界,到专门的地方(如寺院)修行,学习佛陀教给大家的有关宇宙自然人生的真理。因此,出家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相比在家的修行者,也就是哦我们常见的居士,要严谨的多。因此,我们通常会用四个字来概括出家人的全部生活内容,那就是“弘法利生”。弘法,就是把自己掌握到的佛法弘扬给信仰佛教的人、关心佛教的人,利生,就是做利益众生的事情。这利益众生,有点类似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同的是,佛教是为众生服务,而人民则是众生的一部分。因此,“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就是出家人的真实写照。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以禅宗的僧人们为例,来看看出家人的生活:
首先是作息时间,一般都是20:30入睡,4:30起床(各地根据地域特点有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的差别)。
4:30打板起床(晨钟);
5:00上早殿(做早课):全寺僧众每天清晨齐集大殿诵经,早殿有两堂功课:《楞严经》为一堂功课,具有息灭灾难的作用;而且佛陀开示过,楞严经之威力巨大,众魔畏惧,所以“欲灭佛教,先灭楞严经”,所以这几乎是每家寺院的必修课。《大悲咒》“小十咒”等为一堂功课;两堂功课念诵开始和结束时,都配有清净和悦的歌赞。——这个过程差不多在一小时左右
6:00 打板早斋(早餐):早餐和午餐,是禅宗僧人重要的修行过程,不是单纯的填饱肚子,而是当成仪式来举行。有专门的仪式叫《二时临斋仪》,以所食供养诸佛菩萨,为施主回向,为偷生发愿,然后方可进食;饭前饭后都有唱念,吃饭实行分餐,不许出声,不许浪费。这里有很多手势来表示自己要添饭还是添菜的意思,就不罗嗦了。另外,由于这个吃饭的过程同时要做五个观想,如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面对供养,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并思量粒米维艰,来处不易)。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藉着受食来反省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受得起如此供养吗?)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谨防心念,远离过失,对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贪念,中味的不起痴心,下等的不起瞋心)。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将所受的食物,当作疗养身心饥渴的良药)。5、为成道业,故受此食(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饥饿,体衰多病,难成道业;但是如果贪多,也容易产生各种疾病。所以必须饮食适量才能资身修道),这样吃一顿饭要把它与佛法结合在一起,能如此,即使硬如钢铁的食物也能消化;反之,就是滴水也难以消化。因此,佛门中过堂有一语:"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斋堂因为观想此五事之故,又称五观堂。
11:30 过堂(午餐):午斋和早斋同。不过仪式好像少念两句吧,这个不好意思,有点记不住了。
16:30上晚殿(做晚课):傍晚集体上殿,时间是一个小时左右;晚课分为三堂——诵《阿弥陀经》和念佛名为一堂,礼拜八十八佛和《大忏悔文》为一堂,念诵《蒙山施食仪》为一堂;诵《阿弥陀经》和念佛名是为自己往西方极乐世界所作的祈愿;礼拜八十八佛是为众生作忏悔;蒙山施食是于每日中午的斋食,取出少许饭粒,到晚间按照《蒙山施食仪》念诵,施给饿鬼。
晚殿的三堂功课,一般是单日念《阿弥陀经》和念佛名,双日拜八十八佛和《大忏悔文》,蒙山施食每日要举行。
17:30 药石(吃晚饭):由于佛陀原制定“过午不食”,所以晚饭是木有了的。佛陀开示说,午时以前是诸佛菩萨及龙天一族用餐的时间,所以适合僧人用餐,而过了午时,则是饿鬼等三恶道用餐的时间,由于这三道很多众生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况,如果看到我们在吃饭它又吃不上,就会生起嗔恨心,所以过了中午就不吃饭了。但是由于现代社会僧人越来越少,也离以往的僧人修为相差甚远,现在的僧众如果扛不住饥饿,晚上也可进食,以粥为主,但不须像早餐和午餐一样念供了。由于这一顿饭是专门针对那些没法做到过午不食的僧众来进行补偿的,犹如为他们治愈这个身体的病(饥饿病,呵呵)一样,所以类同于中药(药)和针灸(石),故寺院将晚饭称为“药石”。
21:00打板熄灯休息(暮鼓)。
因此,僧人的一天中,除了上述的时间以外的时间,一些僧人(不是所有的,因为这些时间僧人也会去打坐啊、修行啊等,都属于个人修行的时间)会被安排看护殿堂、接待香客游人等杂务,在个人修行的时间里,僧人也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性的去做一些事情,如拜佛、诵经、读书、坐禅、习练功夫、学习书画、品茶等,有时寺院还会为其安排一些共修的课程等。
——由上可见,即使是出家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光是吃素,很多北方人扛不住三天,南方人稍稍厉害一点,也就是五六天,心里没有真正生起佛缘和慈悲心,吃素这一关,就很难熬过去,更不用说双腿盘坐禅定几个小时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野慌
- 2021-02-06 18:31
佛学本科以上学历
- 2楼网友:上分大魔王
- 2021-02-06 17:50
想要出家,首先应明白什么叫出家。 出家就是做和尚、尼姑吗? 一般都是这样认为的。其实,出家有四种:1、心出身不出,这指的是在家学佛的。2、身出心不出,指的是虽然出家,对于名利仍然割舍不下。3、身心俱出,这是真正的修行人。4、身心俱不出,在家的学佛人,虽然学点佛,对功名利禄孜孜以求,难以放下。所以,佛教所说的出家小而言是指身心俱出,大而论,能出三界才算真正的出家。 如果您真的发心出家,佛门广大,无人不度,到哪都会欢喜地接受您的(出家没有学历和关系一说);为了慎重一些,您最好先选家二乘寺院,以居士身份住一个时期,体验一下出家人的生活,看看自己是否适应;同时,和师父相处一段,彼此增进了解,把出家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出家前解决掉,以免出家后徒增烦恼。 阿弥陀佛! 总之,出家是胜事,但一定量力而行,切勿自作罪过。珍重珍重 。 以下的条件: 1.父母亲或监护人的同意许可,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派出所开)、体健正面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 2. 四肢齐全。(缺欠手脚、手脚歪曲、瘫痪、小儿麻痹症患者、麻疯病患者、歪头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3. 五官端正。(瞎眼、斗鸡眼、耳聋、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哑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4. 没有染上会传染的严重疾病。(如爱滋病,多种皮肤病等。但伤风感冒不在此例。) 5. 没有债务问题缠身者。(如:破产、生意失败而欠下一身债务者。) 6. 没有违犯国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缠身者。(指遭警方通缉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满出狱者不在此例。) 7. 年龄不小过7岁,不大于60岁。 8. 精神健全。(指没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癫症之类会失去知觉理智而失态之病症。) 9. 心理健全、正常。(双性人不可出家。) 10. 要求出家者,须本人自愿,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身体健康,信仰虔诚,爱国守法(包括无法律纠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父母许可,无婚姻恋爱关系。寺院对要求出家者,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验阶段要做的事情:背诵五堂功课、学习沙弥律仪、学佛教基础知),可以拜一个比丘,女性则拜比丘尼为剃度师,定期在佛前举行剃度仪式,即剃去须发,以僧装更换世俗服装,去俗姓,改姓释,并由师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与法号。并按规定发给度牒。然后经过短期修学,求受十戒,这就成为沙弥或沙弥尼。沙弥是根据古代印度语音译的,意义是“息恶行善”者。取得了沙弥或沙弥尼的资格,即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补者。(全国汉传佛教实行度牒僧籍制度的办法) 出家条件: 1、五官端正、身体健康、六根具足,无不良嗜好如抽烟,酗酒,赌博等。 2、年龄在17--60岁之间,而且父母同意。 3、无法律纠纷,无负债,无婚姻关系。 4、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即可,当然越高越好,但文化高不一定是好事,如果过于注重文字往往对修行不利,成为所知障。 5、欲出家者可以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派出所开)、体健正面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有认识人和介绍人最好。 6、到寺院后要一切按照寺院的要求去做,放下世间一切娱乐设施,进入考验阶段, 7、考验阶段要做的事情:背诵五堂功课、学习沙弥律仪、学佛教基础知识。 8、僧人的待遇:凡出家为僧者,寺院负责安置其日常起居、生活、饮食、医疗等所需,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并且根据寺院的收入情况,每个僧人每月有50--30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用于外出乘车、购买自己学习所用经书等。有的寺院会更少
- 3楼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1-02-06 17:10
佛祖当年出家;离开皇宫而深入民间社会,以服务民间、提倡人人与我平等、教化民间社会与传佛法,因而创立了佛教。
所以一佛祖的教育与精神,应该是献身社会,以个人的才华及专业服务及贡献给有需要的人吧!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