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清明二首其二翻译,帮帮忙,拜托啦!

答案:3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10 17:22
  • 提问者网友:棒棒糖
  • 2021-01-10 13:55
清明二首其二翻译,帮帮忙,拜托啦!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袍清酒付
  • 2021-01-10 14:15
【译文】:
一生都在外颠簸漂泊,右臂已渐渐枯瘦无力一边的耳朵也已听不清。
想到这病弱的身体,无依无靠,不禁悲从中来,泪湿衣襟。
流浪漂泊,离都城已越来越远,时光匆匆已过十年,现唯有清明的风俗还与之相同。
雁阵穿云北去,赶赴北国家园;其他人家也纷纷钻青枫取火,一片清明风光。
长安的城楼掩映在一片轻烟花语中,那万里山河也是一片锦绣吧。
春水滔滔不绝的汇向洞庭湖中,阻断了我回去的道路,目之所及茫茫一片白萍,心中更是凄苦愁闷。
【其二】原文: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鞠将怀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锈中。
春去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赏析】:
《清明二首》因节兴感,借景借物抒怀,既写平生不幸,更让人看到诗人心中交织纽结的矛盾和痛若。诗人平生抱负无望可展,加以身老病废,流离失所,意识中潜藏的释道思想不禁抬起头来。在最后岁月的诗稿中,他感慨自己“久放白头吟”,渴望能“忘机”“返朴”,他追慕桃花源式的世外“淳古”生活,认为“富贵功名焉足图”,希望在“乐国养微躯”,且欲与山鸟山花结邻为友。然而诗人终归是诗人,既使成了江湖“渔翁”失群“孤雁”,也永不失“每饭不忘君”的本色。他总是心系故园,“每依北斗望京华”,不舍辅佐君王“几回青琐点朝班”的过去,“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诗人依然雄心不已。这样,进与退,入与出的矛盾在诗人心中此消彼长,掀起剧烈冲突,当然前者总是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情怀,也鲜明体现在《清明二首》中。贫病交加的诗人,眼前的欢乐之景无一不牵发缕缕哀愁,促使他追想严君,向往山林的任运生活。然而北回的大雁,飘流的枫烟,应时的春水,又注定他割弃不了“秦城楼阁”和“汉主山河”,且因之愈复悲哀。诗言情志。诗人这种深沉浓烈的情怀根植于诗人高尚深厚的爱国主义心灵,是诗人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自然而必然的写照。这种深厚的爱国之情是深可宝贵,值得今人发扬光大的。这也是这首诗的价值所在。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拾荒鲤
  • 2021-01-10 14:57
清明二首
作者:杜甫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锈中。
春去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 2楼网友:走死在岁月里
  • 2021-01-10 14:25
杜甫 唐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锈中。
春水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翻译】
我的身躯在东西漂泊流浪,如今右手臂麻痹,耳朵也基本听不清了。
我寂寞地把小舟系在岸边,流下了两行泪,悠悠趴在枕头上用左手在空中写字
十年间自己就像足球那样东西漂泊身不由己,不得不远离了孩子们,万里之外像秋千摇摆不定的我还记得家乡的习俗。
雁阵穿云赶赴北国家园,北归有期,我却北归无望,眼见四野人家异地异俗,竟然钻青枫取火。
长安的楼阁应掩映于迷离朦胧的轻烟花雨中了,我君主的那奇瑰高峻的山河也应万紫千红一片锦绣了。
春水滔滔归向浩渺无边的洞庭,隔断我的归路,举目皆是茫茫白草,更使白首的我愁肠百倍,不能自持。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