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与蒙恬将军有什么关系?
答案:4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9 19:38
- 提问者网友:轮囘Li巡影
- 2021-02-18 19:53
RT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像个废品
- 2021-02-18 20:25
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括带领兵马在中山地区与楚国交战,双方打得非常激烈,战争拖了很长时间。为了让秦王能及时了解战场上的情况,蒙恬要定期写战况报告递送秦王。那时,人们通常是用分签蘸墨,然后再在丝做的绢布上写字的,书写速度很慢。蒙活虽是个武将,却有着满肚子的文采。用上面说的那种笔写战况报告,常使他感到影响思绪。那种笔硬硬的,墨水蘸少了,写不了几个字就得停下来再蘸,墨水蘸多了,直往下滴,又会把非常贵重的绢给弄脏了。蒙恬以前就萌生过改造笔的念头,这次要写大量的战况报告,这个愿望就越来越强烈了。
战争的间隙中,蒙恬喜欢到野外去打猎。有一天,他打了几只野兔子回军营。由于打到的兔子多,拎在手里沉沉的,一只兔子尾巴抱在地上,血水在地上拖出了弯弯曲曲的痕迹。蒙恬见了,心中不由一动:“如果用兔尾代替普通的笔来写字,不是更好吗?”
回到营房之后,蒙恬立刻剪下一条兔尾巴,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水,在绢上写出来的字断断续续的,不像样子。蒙恬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好端端的一块绢也给浪费了。一气之下,他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山石坑里。
蒙恬并不甘心失败,仍然抽时间琢磨别的改进方式。几天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这一天,他走出营房,想透透新鲜空气。走过山石坑时,他又看到了坑里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笔”。蒙恬将它捡了起来,用手指捏了捏兔毛,发现兔毛湿源源的,毛色变得更白更柔软了。蒙恬大受启发,马上跑回营房将它往墨汁里一蘸,兔尾这时竟变得非常“听话”,吸足了墨汁,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字体也显得圆润起来。原来,山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变得柔顺起来。由于这支笔是由竹管和兔毛组成的,蒙恬就在当时流行的笔名“幸”字上加了个“竹”字头,把它叫做“笨”(今日简写作“笔”)。
这就是毛笔的由来。为此,浙江吴兴的善被镇还特意修建了“蒙恬词”,用以纪念这位制笔鼻祖
战争的间隙中,蒙恬喜欢到野外去打猎。有一天,他打了几只野兔子回军营。由于打到的兔子多,拎在手里沉沉的,一只兔子尾巴抱在地上,血水在地上拖出了弯弯曲曲的痕迹。蒙恬见了,心中不由一动:“如果用兔尾代替普通的笔来写字,不是更好吗?”
回到营房之后,蒙恬立刻剪下一条兔尾巴,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水,在绢上写出来的字断断续续的,不像样子。蒙恬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好端端的一块绢也给浪费了。一气之下,他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山石坑里。
蒙恬并不甘心失败,仍然抽时间琢磨别的改进方式。几天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这一天,他走出营房,想透透新鲜空气。走过山石坑时,他又看到了坑里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笔”。蒙恬将它捡了起来,用手指捏了捏兔毛,发现兔毛湿源源的,毛色变得更白更柔软了。蒙恬大受启发,马上跑回营房将它往墨汁里一蘸,兔尾这时竟变得非常“听话”,吸足了墨汁,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字体也显得圆润起来。原来,山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变得柔顺起来。由于这支笔是由竹管和兔毛组成的,蒙恬就在当时流行的笔名“幸”字上加了个“竹”字头,把它叫做“笨”(今日简写作“笔”)。
这就是毛笔的由来。为此,浙江吴兴的善被镇还特意修建了“蒙恬词”,用以纪念这位制笔鼻祖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怙棘
- 2021-02-18 22:06
蒙恬发明的毛笔
- 2楼网友:掌灯师
- 2021-02-18 21:06
不是,但是是他改良的相当于蔡伦于造纸术。
1954年在长沙左公山15号战国中期楚墓中已有出土保存完好的毛笔。以木作杆,用竹管将毛套在木杆上,这是原始的毛笔。
毛笔早在商朝就出现了,秦朝蒙恬以柘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蒙恬对毛笔的改进对于小篆的形成具有很大的意义,与大篆不同,小篆线条婉转曲折,非硬物所能为,故应当是用毛笔书写的。
据说战国末年秦国将军蒙恬在镇守北方时,见匈奴以兽毛沾颜料绘图,又同时前方战况告急,才改篆刻竹简由丝卷书写军情。声名大噪,并由史官记于史册内。故后世制笔业奉蒙恬为始祖。先秦时,毛笔有多种名称,如“聿”、“不律”、“弗”等,后统称为“笔”。
而毛笔之制造在秦代(西元前221年-西元前207年)较为进步,功能也较完善。因为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的11号墓中,发现的陪葬物中有三枝以竹为杆,笔杆下端较粗,镂空成毛腔,笔头的底部藏于腔内,以麻丝裹着并涂漆在上面,带有笔套、大小长度都与今日使用的毛笔极为相像。
- 3楼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2-18 20:34
我国的毛笔早在商朝就有了,不过那时的笔比较原始罢了。到了春秋时期已经能制造出很像样的毛笔了。河南信阳、湖南长沙的春秋战国楚墓中,就发掘出上好的兔箭毛做成的毛笔。当时不叫毛笔,而在楚称作“聿”,在吴称作“不聿”,在燕称作“拂”。另外,还有称作“管城子”、“毛维子”、“中书居”、“龙须友”、“尖头奴”的,名目繁多,直到秦统一六国后,才开始称作笔。
过去一直按照《古今注》上说:“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认为是蒙恬制造的秦笔。其实,如前如述,我国古代早已会造毛笔了,蒙恬只不过是在我国造笔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已。如宣笔就是他改良后的一种毛笔。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2-01 11:50 毛笔是秦朝大将蒙恬发明的。
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蒙恬率领30万大军向北进攻那里的游牧民族匈奴。蒙恬带兵向北,收复了河套,并在交界处修筑了万里长城。由于军情瞬息万变,蒙恬需要向内地送达大量书信。那时候,人们是用刀在竹简上刻字的,为了刻写大量书信,蒙恬的手下双手磨出血泡,两眼熬成白兔。于是蒙恬便竭力寻找好的书写办法。一天,蒙恬看到部下拿着红缨枪比划,忽然想到,何不把毛绑在竹竿上,蘸点颜色写在白色的丝绸上呢?他试了试,效果真的很好。于是命手下如法制出许多“毛”笔来。那里地处塞外,时有野狼出没,也有人放牧羊群,狼毛和羊毛就成了最方便的制笔材料,这就是最早的狼豪笔和羊豪笔。
但有人认为实际发明时间要早许多。
1954年,我国长沙发掘出一座完整的战国坟墓,里面有一支毛笔。它全身套在一支小竹管里,竿长18.5厘米,直径0.4厘米,毛长2.5厘米,是用上好的兔毛制作的。但作法与现在的毛笔不同,并非将笔毛插在笔竿里,而是将笔毛转在竿的外端,然后用细丝线缠住,外面涂漆。与笔放在一起的还有用来当“纸”用的竹片、刮削竹片的铜削和用来装墨的小竹筒。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较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支毛笔。
一些学者认为,毛笔的产生可能远远早于战国。因为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甲骨文片来看,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整齐划一,有的字还细如毫发。其中一些文字写而未刻,那么,距今3000年前的人可能已经有了类似毛笔的书写工具。而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发现的一些彩陶上也有各种图案,大多线条流畅,应该是用类似于毛笔的工具画上去,然后再在窑内烧制,这样才能达到那样的效果。
蒙恬发明毛笔在史书上有记载,但似乎此前已有毛笔使用,但还需要确切的考古发现来证实。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