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什么叫「消费他人不幸」?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7 20:14
  • 提问者网友:姑娘长的好罪过
  • 2021-04-07 06:56
什么叫「消费他人不幸」?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04-07 07:34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感觉很不合适了——没想到现在居然上升到“消费他人的痛苦”这个高度了。虽然我不知道题主本身是否意指此事,但显然问题下面有很多人在借题发挥,两种“政治正确”之间就这么对立起来,让我感觉整个知乎都弥漫着令人尴尬的味道。首先谈谈“消费他人不幸”这顶可怕的大帽子。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是:我们从前、现在就在不断消费着他人的不幸,而且以后估计也不会停止。不信?你有没有看过书?有没有读过历史?有没有读过《三国演义》?有没有读过《战争与和平》?史铁生?张海迪?孟姜女?鲁滨逊?(算是一种虚拟的不幸)“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倪匡在好友古龙死后写了这么一首悼联,端的是文采飞扬,韵味十足,更遑论鲁迅身后,悼联千千万,按某些人的标准,这些都是客观上利用他人的死亡来获得好处吧?我外甥马上接上来道:舅舅,何必要快乐呢?痛苦是灵感的源泉哪。前人不是说:没有痛苦,叫什么诗人?——我记得这是莱蒙托夫的诗句。连这话他都知道,事情看来很有点不妙了......痛苦是艺术的源泉,这似乎无法辩驳:在舞台上,人们唱的是“黄土高坡”、“一无所有”,在银幕上,看到的是“老井”、“菊豆”、“秋菊打官司”。不但中国,外国也是如此,就说音乐罢,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是千古绝唱,据说素材是俄罗斯民歌“小伊万”,那也是人民痛苦的心声。美国女歌星玛瑞凯瑞,以黑人灵歌的风格演唱,这可是当年黑奴们唱的歌......照此看来,我外甥决心选择一种痛苦的生活方式,以此净化灵魂,达到艺术的高峰,该是正确的了。但我偏说他不正确,因为他是我外甥,我对我姐姐总要有个交待。因此我说:不错,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柴科夫斯基自己可不是小伊万;玛瑞凯瑞也没在南方的种植园里收过棉花;唱黄土高坡的都打扮得珠光宝气;演秋菊的卸了妆一点都不悲惨,她有的是钱......听说她还想嫁个大款。这种种事实说明了一个真理: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因为我外甥是个聪明孩子,他马上就想到了,虽然开掘出艺术的源泉,却不是自己的,这不合算——虽然我自己并不真这么想,但我把外甥说服了。他同意好好念书,毕业以后不搞摇滚,进公司去挣大钱。按我粗浅的理解,只要不会对当事人以及与他相关的人施加更多的伤害,这种消费就是可以接受的(自然,消费这个词已经包含了能给我们带来好处的意思)。发悼文没有什么不妥当,至于打电话向其家人求证,正如@FrankFan 所说,“语气悲痛的打个电话,说我是程浩的朋友,听说了他的事情,特意打电话表达一下问候,希望节哀顺变什么的。按说也可以吧。虽说是亲人过世了,可是知道他有很多朋友也因此而伤心,对他的家人来说多少也是一点安慰吧。”更何况,相比于一个人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默默死去,没有人会过问一句的情形,知友们的问候和纪念是否更能让生者和逝者都感到欣慰呢?至少能让他们知道,他,没有白白来这个世间走一遭,也曾在别人心中留下过一些痕迹。而前面的一些答案,像救护车碾人这些文章,本身是欠妥的,但却并不是由于所谓的“消费了他人的不幸”。他人的不幸只不过是用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可惜的是,恐怕很多人会因为那几篇文章的观点本身很呵呵,就迁怒到作者“消费他人行为”这件事情上,再加上题目的这种说法预设立场太强烈,所以仿佛连那几篇悼文也战战兢兢,发不得了。其次,看到@linkinmars 说“我也强烈的建议知乎在之后的运营中特意规避和隐藏个人化、场景化、涉及个人不幸等经历的问题和答案”,忍不住多说两句和话题无关的。知乎本质上是一个社区,不是维基百科,虽然大家的目的是知识,但获得知识的途径是他人,以知识为本位而忽视人的存在,就好像看书不管作者是谁,歌曲循环了半天也不知道歌手是谁一样,是一种过河拆桥式不尊重。更何况,一些个人化的经历未必不能给大家带来知识而不仅仅是经验。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