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什么是唯识学中的三种自性和三种无性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5 19:35
  • 提问者网友:浩歌待明月
  • 2021-04-05 13:58
什么是唯识学中的三种自性和三种无性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轮獄道
  • 2021-04-05 15:35
论述“三性三无性”之思想
三性,是唯识学的核心命题,也是唯识理论的特质所在。全面、正确地理解三性思想,对学习唯识乃至全部佛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切法都离不开三性,因此要学会以三性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来认识诸法。何谓唯识?唯有三义差别:一简持义,简是简去的意思,就是否定遍计所执的我法二执,因为这是根本没有而为妄情所计执的;持是持取义,就是肯定依他与圆成二性是有的,因这两者一个是依他缘生的识相,一个是圆成真实的识性。二决定义,就是于缘生世俗法中,决定有二空的真理,因真不离俗,反之,二空真理的胜义法中有缘生的事相,因俗不离真。三显胜义,就是借心识的活动,有主体及附属就是心所,而识不说心所是因识的功能殊胜及范围广故。识的定义是了别,了谓知觉,别谓别境即了知别别不同的差别,所以名之为识。总观唯识思想,可说是包罗万象,但都超越不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旨趣。并以此来表诠内界识心的真性法相。把事物的染净、真妄等性相,都归结于人的认识思想范畴。因此,唯识性相就是万法的体性,为更明了地阐明其义理,唯识学用肯定和否定两种方式来说明“三性”和“三无性”。
所谓三性,即遍计所执性(迷妄性),依他起性(缘生性),圆成实性(真实性),这是唯识学所肯定的说法。
唯识派主张,一般人普遍认为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是实有的,都是虚妄分别造成的,人们妄执五蕴、十八界、十二处都是实有,认为宇宙万有(法)和“我”(起主宰作用的灵魂)都是独立实有,有自性,这就是遍计所执性。
依他起性又作因缘相、依他性,即指圆成实性又作第一义相、真实相,依他起的真实之体(真如)遍满一切法(圆满),不生不灭(成就)、体性真实者,故称圆成实性由各种因缘所生起之法。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罪歌
  • 2021-04-05 16:26
论述“三性三无性”之思想
三性,是唯识学的核心命题,也是唯识理论的特质所在。全面、正确地理解三性思想,对学习唯识乃至全部佛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切法都离不开三性,因此要学会以三性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来认识诸法。何谓唯识?唯有三义差别:一简持义,简是简去的意思,就是否定遍计所执的我法二执,因为这是根本没有而为妄情所计执的;持是持取义,就是肯定依他与圆成二性是有的,因这两者一个是依他缘生的识相,一个是圆成真实的识性。二决定义,就是于缘生世俗法中,决定有二空的真理,因真不离俗,反之,二空真理的胜义法中有缘生的事相,因俗不离真。三显胜义,就是借心识的活动,有主体及附属就是心所,而识不说心所是因识的功能殊胜及范围广故。识的定义是了别,了谓知觉,别谓别境即了知别别不同的差别,所以名之为识。总观唯识思想,可说是包罗万象,但都超越不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旨趣。并以此来表诠内界识心的真性法相。把事物的染净、真妄等性相,都归结于人的认识思想范畴。因此,唯识性相就是万法的体性,为更明了地阐明其义理,唯识学用肯定和否定两种方式来说明“三性”和“三无性”。
所谓三性,即遍计所执性(迷妄性),依他起性(缘生性),圆成实性(真实性),这是唯识学所肯定的说法。
唯识派主张,一般人普遍认为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是实有的,都是虚妄分别造成的,人们妄执五蕴、十八界、十二处都是实有,认为宇宙万有(法)和“我”(起主宰作用的灵魂)都是独立实有,有自性,这就是遍计所执性。
依他起性又作因缘相、依他性,即指圆成实性又作第一义相、真实相,依他起的真实之体(真如)遍满一切法(圆满),不生不灭(成就)、体性真实者,故称圆成实性由各种因缘所生起之法。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