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地震预报纳入法律群测群防停止不可测论成思路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05:43
  • 提问者网友:爱了却不能说
  • 2021-01-03 00:0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地震预报纳入法律 群测群防停止 不可测论成思路 “如果获得中国地震局哪怕有限的支持,玉树地震完全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出来。”4月27日上午,在 北京“全国灾害预测方法研讨会”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顾问陈一文的一席话得到了与会50多位专家几乎一致的认可。 此次地震局遭遇质疑始于4月14日。 和汶川地震一样,震前地震局没有给出任何预警。地震发生后,青海地震局预报部门成立应急预案,对地震的下一步趋势进行研判和会商,正在会商期间,7.1级强震发生。 随着地震伤亡人数的扩大,网民们对地震局的质疑开始升级。从其基本的职能步步深入到其财政预算的使用。 这不是地震局第一次遭遇质疑。两年前的汶川地震后,网友在伤痛、震惊之余不无疑惑,质疑、指责地震局的声音甚嚣尘上,不少网友认为是地震局玩忽职守,忽视了震前预兆,甚至怀疑地震局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有意不发出预报。 曾经的地震局被寄予过厚望,周总理曾亲切嘱托:“希望在你们这一代能解决地震预报问题。” 1953年11月,新中国决定成立“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 1966年,邢台地震后,周总理提出了“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大打人民战争”的群测群防的地震方针。这一方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地震预防的主导思想。 1970年,周恩来委托李四光担任中央地震工作小组组长。 1971年8月,国家地震局正式成立。1998年,国家地震局更名为中国地震局。 据介绍,地震局曾经准确预报过20多次地震,尤其是1975年的海城地震。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地震局的工作思路和我国地震预报制度,逐渐发生了改变。 1997年,《防震减灾法》发布,其中明确规定,地震预报信息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群测群防的政策基本停止。 2006年7月,国家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发表文章称,地震预报是一项世界性的科学难题,攻克难关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陈一文认为,“正是这篇文章的发表,为地震不可测论调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了地震局工作日后的指导思想。” “地震是可测的。1975年海城地震,测出来了,也报出来了;唐山地震时汪成民创造的‘青龙奇迹’,联合国授的奖,能否认吗?还有汶川地震前,耿庆国也提前报给了地震局;汶川地震,钱复业对时间、震级都做了准确的预报,只是定不了地点,但也汇报给地震局了。”中国科学院工程质量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李世辉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显得很激动。 “地震局彻底西化,这地震不可测的深层次问题。”地震预测专家任振球这样认为。 地震局预测专家汪成民也认为,我国的地震预测成绩是辉煌的,曾经是高于世界水平的,现在反过来,要跟国外学,这很不正常。 据陈一文介绍,地震局体系内形成了这样一种状态,“无论出现多大的地震灾害,死了多少人,跟地震局都没有关系,因为地震不可预测。” 陈一文进而透露,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与“地震预报”直接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地震预测”研究项目、经费支持、现有地震前兆监测仪器的维护、更新与支持,全部被认为是以后某世纪应当给予认真考虑的,而不是当代应当给予认真考虑的工作。“而且在地震局系统内所有坚持搞地震预测的人,等于被边缘化了。” 地震预警汇报流程也被一些网友认为并不科学。据介绍,地震局系统现在的预测流程是,由设在全国各地的地震监测台站,将监测的数据统一报到省一级地震局,省一级地震局研究后,根据情况,确定不同级别,然后送国家地震局,在国家地震局台网中心会商后,再送到地震预报预测中心,地震预报预测中心组织会商后,然后上报中央。 一位网友说,等中央开完会,地震都震完了。 面对网友和老专家的质疑,面对记者的提问,中国地震局选择了沉默。 (文章来源:2010年5月6日搜狐网。有删改。) 1.根据文本,质疑方对中国地震局的质疑有哪几个方面?请分条概括说明。 2.这篇新闻回顾了新中国地震研究的发展历程,这样写有何用意? 3.有人认为,这篇新闻报道对事实的态度倾向于质疑方,你认为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鸽屿
  • 2021-01-03 00:35
1. ①地震局没有认真履行基本职能,没有科学使用财政预算(或:地震预报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 ②地震局放弃了过去行之有效的“群测群防”的地震方针。 ③地震局彻底西化,“不可测论”成基本思路。 ④地震局坚持搞地震预测的人被边缘化。 ⑤地震局官僚意识浓厚,没有把人命放在心上。 ⑥地震预测流程烦琐。 2.①引导读者思考当今地震预测失败的原因。 ②想说明一个道理:地震预测指导方针(思想)不同,地震预测的效果也各异。 ③希望中国能找到一条本国特色的行之有效地震预测新思路。(答“希望中国能摒弃西化思路,回归‘群测群防’之道”亦可) 3.参考答案1: 这篇新闻报道对事实的态度倾向于质疑方: ①这篇新闻报道大量呈现质疑方的观点和材料,而对被质疑方的观点和材料却只字不提, 对事实的态度明显倾向于质疑方。 ②这篇新闻报道回顾了新中国地震研究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列举了新中国地震预测成功的案例,其意在强调,地震是可预测的,这说明,文章对事实的态度的确是倾向于质疑方。 ③这篇新闻的标题对“不可测论”明显有暗讽之意。 参考答案2: 这篇新闻报道是对事实的态度没有倾向于质疑方: 这篇新闻报道只是将质疑方的观点和材料客观真实地呈现出来,全文没有哪一句明确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倾向。 这篇新闻报道没有将被质疑方的观点和材料用相应的篇幅呈现出来,那是因为中国地震局选择了沉默,作者无法获得被质疑方的观点和材料。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走死在岁月里
  • 2021-01-03 02:01
我检查一下我的答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