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将叔本华和弗洛伊德的理论概括为"理智无力,欲无眼"的是谁

答案:3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6 01:55
  • 提问者网友:椧運幽默
  • 2021-03-25 21:40
将叔本华和弗洛伊德的理论概括为"理智无力,欲无眼"的是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雪起风沙痕
  • 2021-03-25 22:25
将叔本华和弗洛伊德的理论概括为“理智无力,欲无眼”的是冯友兰。
  冯友兰在总结叔本华的观点之后,提出一个命题,叫做“理智无力欲无眼”,就是说指导人的行为的东西是理智,但是它没有力量,它不是行为的动力,人类 行为的动力是欲望、 是感情。
  因为,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推动的, 而且需要只有被觉知,也就是被了解、知道了之后,转化为欲望,才能推动你的 行为。 比如说,你的身体现在需要水分,需要水分的这种“需要” ,不能直接推动 你喝水的行为,对水分的需要只有转化成口渴,有了喝水的欲望,这个时候才会 去喝水。否则,你的身体再需要水,如果没有口渴的这种欲望,你也不会去喝水 的。 所以说,真正推动人前进的乃是欲望。需要是一种间接的原动力,需要必须 转化成欲望。欲望属于感情的范畴。欲望得到满足,人就高兴;欲望受阻,人就 痛苦。 所谓苦就是欲望受阻得不到满足的心理反应, 乐就是欲望得到满足的一种 心理反应。 由欲望的满足与否必然引发苦乐之感受, 再引发爱恨之情感: 所谓爱, 就是自我对其“快乐之因”的心理反应;所谓恨,就是自我对其“痛苦之因”的 心理反应。 你对给你快乐的那个东西的心理反应就叫做爱, 你对给你痛苦的那个 东西的心理反应就叫做恨。可见,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七情, 最根本的是欲望。人的行为是被爱恨这些感情推动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掌灯师
  • 2021-03-25 23:42
将叔本华和弗洛伊德的理论概括为“理智无力,欲无眼”的是谁? ?
A、梁漱溟
B、王国维
C、季羡林
D、冯友兰
答案:D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