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商鞅的形名法术之学是什么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1 23:34
  • 提问者网友:遮云壑
  • 2021-03-21 16:36
商鞅的形名法术之学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有枢
  • 2021-03-21 17:48
刑名指战国时以管仲、李悝、商鞅、申不害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后人称为"刑名之学",亦省作"刑名"。韩非子亦尚"刑名"。说白了就是现在的法律主张法律法规,赏罚分明。
  原本指形(事实)和名(名称)。先秦法家把“名”引申为法令、名份、言论,主张“审合刑名”,“循名责实”,以明赏罚。
  战国时以申不害为代表的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明赏慎罚。后人称为“刑名之学”,亦省作“刑名”。
  韩非子亦尚“刑名”。《韩非子·二柄》:“人主将欲禁奸,则审合刑名。”《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申子之学,本於黄老,而主刑名。” 明 王錡 《寓圃杂记》:“江阴有周歧凤者,聪敏绝人,百工技艺,异端刑名之学,无不习而能之。”《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五回:“有公子非者,善于刑名法律之学,见韩之削弱,数上书于韩王安,韩王不能用。”鲁迅《而已集[1]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在他的统治之下,第一个特色便是尚刑名。”
  2. 刑罚的名称。
  《荀子·正名》:“刑名从商。”《隋书·刑法志》:“其刑名有五。”
  3. 刑律。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圣临国,始定刑名。”《元典章·刑部五·检验》:“刑名之重,莫严於杀人;狱情之初,必先於检验。”
  4. 引申为刑事案件。
  《明史·刑法二》:“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清史稿·刑法志三》:“外省刑名,遂总汇於按察使司,而督抚受成焉。”
  5. 即刑名师爷。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这畿尉品级虽卑,却是个刑名官儿。”《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向 知府听见摘印官来,忙将刑名、钱谷相公请到跟前。”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