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画??人??价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9 21:34
  • 提问者网友:酱爆肉
  • 2021-12-29 01:0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画??人??价 凌鼎年 陶少闲在小城算个人物。他是以画莲花出名的,其画室自题为“爱莲居”。 他古稀年纪,极少出门。每每兴之所至,挥毫画莲。画罢,笔一掷,捋着胡子品上半天,似乎此画不是他画的。若有谈得来的在身边,就会谈兴大发。常常大讲什么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宵的驴……言下之意,若画莲,则非他莫提,当今独步。还自称他画的莲花,画尽周敦颐老先生笔下的意境。 然而,他从未参加过什么级别的美协,也未参加过什么画展,更不要说发表、获奖。 他画得不少,留存的极少。往往过一段时间,他就把积下来的画稿翻出来一一过目,细细比较,仿佛在检查赝品,评判优劣。其结果,总有好几幅被他判处死刑,一炬焚之。 陶少闲老妻每每见他烧画,总要嘀咕几句,“好端端的画,一把火,罪过罪过。”他孙子更是不满。“要烧掉不如卖掉。放着钱不赚,真是死脑筋。” 陶少闲鼻子里泄出一声“哼”,甚是轻蔑的样子。 去年,省城有家《文化艺术报》的记者无意间在小城见到了一幅陶少闲的《墨莲图》,他见后赞不绝口,称之为“大家手笔,至臻境界”。记者特寻访而去。 陶少闲则画罢一幅《残荷听雨图》,伫立图前,沉醉其中。记者见此图,眼都为之直了,连连说。:“神品神品!” 两人遂品茗长谈,不觉暮色已至。陶少闲难得遇到如此知音,当场在画上落款盖章,郑重相赠,并请雅正。 记者凭着他的眼力,已感到了陶少闲画的潜在价值。环视四壁,他发现屋墙上还有一幅《小荷出水图》,更是寥寥几笔,墨韵天趣,极是惹人欢喜。可陶少闲已慨然相赠,怎好意思再开口讨之。 踌躇再三,记者提出说想买下那幅《小荷出水图》。 陶少闲闻此,笑吟吟说:“只怕你囊中没这么多钱。” 记者一愣,犹豫半晌后说:“我出二百。” 陶少闲摆摆手说:“若论个卖字,非千儿八百断断乎不能出手。” 记者有些尴尬,匆匆告辞。 记者心里放不下那幅画,再次造访陶少闲寒舍。 陶少闲外出未归,只他孙子在家。他一听记者来意,立时来了劲,最后以五百元钱拍板成交。 陶少闲回来后,得知孙子自作主张卖了他的画,气得脸色刷白,腮颊之肉抖个不停。大骂孙子毁了他一生清贫之名,作践了他的人品,降低了他的画价身价。 老妻忙来劝慰,说总比白送人强吧。 陶少闲闻老妻如是说,喟然长叹曰:“我若想靠画赚钱,早可腰缠万贯,不过那岂不成了画匠。我的画,寻常百姓凡人能买得起?五百,而今区区五百就定了我的价。我陶少闲还有何颜面画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从此,陶少闲闭门谢客,几乎不再与外界有什么联系,有人说他封笔不画了;有人说他日日作画,日日焚画。 孰真孰假,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记者走后,小城再也没听说谁求到过陶少闲的画。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陶少闲是一位清高、与众不同的画家,他作画不求名不求利,每画完一幅画过几天就亲手把它烧掉,人家求画也少有应允。 B.写陶少闲“从未参加过什么级别的美协,也未参加过什么画展,更不要说发表、获奖”,意在表现现实生活对陶少闲的挤压。 C.作品主人公“陶少闲”是一个有着境界追求的画家,从画室和画的名称都可以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美。 D.这篇微型小说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充满着一股浓郁的书卷气,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达到了很好的统一。 E.作品通过第三人称,叙述了陶少闲的一段生活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文化冲突中的人物形象,表现了生活真实。 文中写陶少闲老妻和孙子,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 有人说,陶少闲孤芳自赏;有人说,陶少闲固守自己的人生追求。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答: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低血压的长颈鹿
  • 2021-12-29 01:25
【小题】(5分) A B 【小题】(4分) 丰富并推动情节发展(引发卖画的矛盾冲突);与陶少闲形成对比,突出价值观的冲突。 (从情节和主题两方面作答,答对一点得2分) 【小题】(6分)答案示例:现实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于其中的人应多与外界交流,个人的发展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和相互间的促进,而陶少闲却未参加美协,作品也未参加过画展,更不要说发表获奖,所以说他是一个孤芳自赏的人。(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小题】(A“每画完一幅画过几天就亲手把它烧掉”有误。B.主要是为了表现陶少闲淡泊名利。)(答对一项得3分) 【小题】无 【小题】无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怙棘
  • 2021-12-29 02:40
好好学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