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南怀瑾先生】看人物先生南怀瑾感想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0 10:58
  • 提问者网友:伴风望海
  • 2021-03-09 13:24
【南怀瑾先生】看人物先生南怀瑾感想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雾月
  • 2021-03-09 14:32
【答案】 你好,我不清楚你这是想要一篇文章还是别的什么.
   鄙人有幸于太湖讲学堂受教于南师,虽然时日仓促,但是也略有所得.关于南怀瑾先生的生平,我想,这里不需要赘述了.(详见答案网百科)
   关于南师的个人操守和学识,自然是渊博无疑,这点就是那些批评他的其他学者也是承认的.争执的焦点在于各家贤达对南怀瑾先生关于各家的精髓理解有差异.
   例如张中行先生曾公开撰文批评南怀瑾先生的代表作《论语别裁》.朱维铮先生也说“他也就是在读了儒、佛、道三家的一些著作之后写了一些自己的感受而已”.当然,在佛学方面,也有不少导师与南师有见解上的差异.
   我个人觉得,这学术上的争议,正是所谓“理越辩越明,道越论越清”.是有益于学术发展的事情.
   南怀瑾先生一生最大的贡献,或者说最令人敬佩的,应该是其治学的精神,生活的态度,对传统文化的复兴.
   斯人已逝,我等后进,应当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国学)的光芒,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吧.毕竟南师曾经一句话讲的很对:一个民族的复兴,首先应该是文化的复兴.欧洲的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如果一个民族仅拥有金钱(物质财富),而没有自己的文化,那它的未来可以预见,是长久不了的.历史上无数的民族兴起又消亡,都验证了这一道理.
   譬如匈奴、鲜卑,消亡于历史长河;譬如犹太,失去了故国,流浪在欧洲大陆上,多少世纪以来,盼望有朝一日能返回锡安(锡安,传统上是耶路撒冷和以色列故土的同义词),他们一直没有被同化的原因,就是他们自己的文化.是他们自己的文化支撑了他们在流浪了千百年后,仍然坚持着复国的理想.
   这也是都德《最后一课》所表达的涵义,一个民族被征服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自己文明的钥匙.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枭雄戏美人
  • 2021-03-09 15:13
和我的回答一样,看来我也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