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历史上的刘禅就真的那么没用吗?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2 21:19
  • 提问者网友:寂寞撕碎了回忆
  • 2021-02-02 14:12
历史上的刘禅就真的那么没用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千夜
  • 2021-02-02 14:19
并不是,历史上蜀国建立没有几年刘备和诸葛亮就死了,而大部分时间是刘禅执政的,他当然不是什么明君,但也不至于像三国演义里那样昏庸,不然早被底下人做掉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封刀令
  • 2021-02-02 15:16
刘备给后主的遗诏提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 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可见刘禅并不是一个没用的人,也许是看了是《三国》误以为刘禅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 2楼网友:封刀令
  • 2021-02-02 14:26
对于刘禅,实在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几千年来,历史的评价已让他成为一个被士大夫所不齿,被世人嘲讽的对象。是的,他让蜀国的绩业毁于一旦,让父辈们血洒疆场换来的江山化作乌有,但是,我却不能不说他是一个英雄,一个五千年少有的大气政治家。 在中国人的骨子里,有一种东西是神圣的,那便是气节。中国人可以坦然接受“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现实,却不可以容忍战场之上倒戈投降,放弃厮杀。中国人的心中仿佛一个失败者,只有在失败来临那一刻选择鱼死网破,或是杀身成仁才能体现其气节的高尚,生命的伟大。 刘禅,一个败国之君,又是在大敌来临前选择投降的人,生长在这样的一个把气节看得高于一切的时代,焉有不被世人唾弃,嘲讽之理。 然而,刘禅真的很伟大,如果说在败国之前他的伟大 不能凸显,那么就在他败国之时,在他呈上榜文,坐着车含泪离开江山的那一刻,他的生命却发出了异样的、刺痛世人眼睛的光彩。 回想那段历史:长期的征战,已让人民厌恶了战争,况且又是在邓艾、钟会两路大军的夹击之下,而此时自己国家精锐的国防力量,却在立志要完成诸葛遗忘的姜维的率领下,在千里之处征战,正所谓“宗庙有倒悬之危,百姓有果卵之急”。在这样一个严峻的形势之下,是战,是降?摆在了这位被骂作“扶不起的阿斗”面前,此刻他的肩上却承担一国的安危,一城百姓的生死…… 他选择了投降,选择了承担的骂名。最终,曾经与魏、吴一起鼎立在中国大地上的蜀消失了。 古往今来,每当人们念及此事,未尝不嘲讽,唾弃他,他被人们所不齿。可是又有几个能理解他。他也是一个儒士,难道不明白“杀身成仁”对一个土大夫是多么的重要?不,他知道,但他更清楚自己 一个君王,一个君临天下的王者。连年的征战,已经让他的臣民饱受战火之苦,他清楚自己肩上的重担,他不能因为自己气节的保全,而搭上发那么多百姓的性命。他选择了“全国为上”,将自己深爱的江山付于他人。这是一种何等的大气,何等的难得啊! “胜则溢美,无以复加;败即领咎,罪不容恕”这就是历史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世人看不起刘禅,只因我们不了解他,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嘲讽他呢! 一位大气的政治家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