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如何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和人格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1 15:18
  • 提问者网友:心牵心
  • 2021-01-30 22:46
如何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和人格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01-31 00:19
家庭被称为“创造人类健康人格的工厂”。孩子的人格健康,不仅关系到儿童身体的正确发育,而且,决定着儿童今后的人生走向。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保证其人格健康发展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儿童生活态度积极、主动,他们能自觉地参与到家庭活动中。父母之间的互相爱护、关心、体谅;父母对长辈的体贴、尊重、照顾;父母对孩子严爱适度,有要求,有疼爱,能使孩子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亲切、责任感等积极情感。然而,如果生活在充满不和睦、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对人不信任,有的甚至会有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

(二)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虽小,却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他自己的愿望、要求、兴趣和爱好。家长要学会洞察儿童内心世界,要用商量、引导、激励的语气和孩子交流,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现在,孩子的学习、生活条件好了,但是他们的心理压力、学习负担却重了,那是因为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的意愿、兴趣,强制他们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等,扼杀孩子爱玩的天性。这些都不利于儿童个性健康成长。对孩子的一点一滴的进步,父母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加其自信心,保护自尊心。

(三)要培养孩子生活的独立性

现阶段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小太阳,吃、喝、玩的条件都是家中最好的。但是由于父母的过度保护,认为孩子只要专心学习就行了,其它的事情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导致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根本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特别是城市的孩子,娇生惯养的比比皆是。如果让孩子在生活上完全依赖成人,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也不利于孩子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的形成。

(四)注意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心

交往能力对人的一生是很重要的,现在的孩子没有兄弟姐妹,是家庭的中心。因此容易养成任性、自我为中心等缺点,也不擅长于与同伴交往,作为父母要多带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触、交往、多观察、少干涉,让他们在逐渐的交往中学会适应、积累经验、学会交往。

我认为:活泼开朗的性格对孩子的一生都是有利的,孩子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一些挫折。这时,父母不应用指责、批评的语言,而是多用鼓励的口吻引导他们,让他们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特别对于孩子爱玩、好动的天性,不要一味地去压抑,要让孩子保持天真、活泼的天性,留有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

我们可以用一二十年的时间教孩子学习知识技能,而要教孩子做一个品德优良、人格健康的人,却不是一二十年可以做到的,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和人格,才是人一生最大的幸福,而我们作为教育者或父母,正是这个幸福的创造者之一。只有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使孩子拥有这个幸福。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往事隔山水
  • 2021-01-31 01:59
夯实积累 自信坚定 面对现实 乐观包容 承受压力 矢志不渝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