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甲)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6 06:04
  • 提问者网友:戎马万世
  • 2021-12-25 23:57

阅读下面两段课内文言语段,做1-4题。

(甲)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乙)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子何而往

②西蜀去南海

③人之立志,不如蜀鄙之僧哉

泯然众人矣

2.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①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甲乙两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甲文中有两处“子何恃而往”,请揣摩出第一处朗读的重音应在哪个字上,第二处朗读的重音应在哪个字上,并分别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和乙文分别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老序
  • 2021-12-26 00:08

1.凭借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难道 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2.略。

3.第一处重音在“何”上,从回答“吾一瓶一钵足矣”可看出来。第二处重音在“子”上,从问中“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可看出先表述自己条件好都不能去,对条件不好的穷和尚更是充满怀疑,因而在突出了“吾”的基础上突出“子”。

4.语句通顺,言之成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佘樂
  • 2021-12-26 00:46
我明天再问问老师,叫他解释下这个问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