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责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誊录、对渎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这主要表明科举制
A. 有利于培养社会读书风气
B. 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C. 把选官权力集中在中央手中
D. 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在清代,“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责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誊录、对渎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6 23:45
- 提问者网友:山高云阔
- 2021-01-26 05:25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过活
- 2021-01-26 06:05
A. 有利于培养社会读书风气(答案→)B. 具有一定的公平性C. 把选官权力集中在中央手中D. 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例应回避……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亦一体回避”等关键词可以知道这是科举制的回避制度,防止官员徇私舞弊,这就有利于保障科举制度具有一定的公平性。A、C、D选项都是科举制度的影响。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拾荒鲤
- 2021-01-26 06:13
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