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三字经>>的作者是谁?

答案:4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6 11:31
  • 提问者网友:锁深秋
  • 2021-01-26 02:00
<<三字经>>的作者是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佘樂
  • 2021-01-26 03:11
有关《三字经》作者归属,相传出自宋元之际宁波大学者王应麟之手。
不过在广东顺德举办的一次历史档案文献展上,展出了一件由清朝咸丰探花、顺德人李文田编辑的《三字经句释》,其封面上“区适子手著”5个大字佐证了《三字经》出自顺德。据明清之际的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11中记载:“童蒙所诵《三字经》乃宋末区适子所撰。”另一位广东学者凌扬藻在《蠡勺编》中,也认为《三字经》是区适子所撰。

这在浙江宁波学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学者认定,《三字经》的作者早被确认是王应麟无疑。

王应麟(1223—1296),字伯厚,南宋鄞县人。他少年时通《六经》,淳佑元年(1241年)中进士,历任过秘书监、吏部侍郎等诸多官职,博学多闻,长于考证,著述丰厚。而据《中国帝陵》作者王重光介绍,王应麟的文集未见载有《三字经》。《三字经》诞生于元初,直到明代才广为流传,明清人多认定作者是王应麟。王应麟呕心沥血写就的弘富著述并未得到广泛传播,反而是这本未收入正集的小册子却家喻户晓,流传数百年。

宁波地方文史研究专家桂心仪先生认为有3点理由可界定作者是王应麟:其一,《三字经》非博学多闻的大手笔不能作;其二,《三字经》仅为儿童上学的启蒙教材,非热爱儿童教育者不愿撰;其三,《三字经》叙写历史文化原来只到唐宋为止。

有关《三字经》作者归属,一直是个历史“公案”。比如《辞源》释词为:“相传为南宋王应麟编”,又有说是“宋末区适撰”、“明人黎贞撰”。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等灯
  • 2021-01-26 06:07
作者是王应麟. 王应麟(1223—1296),字伯厚,南宋鄞县人。他少年时通《六经》,淳佑元年(1241年)中进士,历任过秘书监、吏部侍郎等诸多官职,博学多闻,长于考证,著述丰厚。而据《中国帝陵》作者王重光介绍,王应麟的文集未见载有《三字经》。《三字经》诞生于元初,直到明代才广为流传,明清人多认定作者是王应麟。王应麟呕心沥血写就的弘富著述并未得到广泛传播,反而是这本未收入正集的小册子却家喻户晓,流传数百年。
  • 2楼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01-26 05:00
有关《三字经》作者归属,相传出自宋元之际宁波大学者王应麟之手。 不过在广东顺德举办的一次历史档案文献展上,展出了一件由清朝咸丰探花、顺德人李文田编辑的《三字经句释》,其封面上“区适子手著”5个大字佐证了《三字经》出自顺德。据明清之际的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11中记载:“童蒙所诵《三字经》乃宋末区适子所撰。”另一位广东学者凌扬藻在《蠡勺编》中,也认为《三字经》是区适子所撰。 这在浙江宁波学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学者认定,《三字经》的作者早被确认是王应麟无疑。 王应麟(1223—1296),字伯厚,南宋鄞县人。他少年时通《六经》,淳佑元年(1241年)中进士,历任过秘书监、吏部侍郎等诸多官职,博学多闻,长于考证,著述丰厚。而据《中国帝陵》作者王重光介绍,王应麟的文集未见载有《三字经》。《三字经》诞生于元初,直到明代才广为流传,明清人多认定作者是王应麟。王应麟呕心沥血写就的弘富著述并未得到广泛传播,反而是这本未收入正集的小册子却家喻户晓,流传数百年。 宁波地方文史研究专家桂心仪先生认为有3点理由可界定作者是王应麟:其一,《三字经》非博学多闻的大手笔不能作;其二,《三字经》仅为儿童上学的启蒙教材,非热爱儿童教育者不愿撰;其三,《三字经》叙写历史文化原来只到唐宋为止。 有关《三字经》作者归属,一直是个历史“公案”。比如《辞源》释词为:“相传为南宋王应麟编”,又有说是“宋末区适撰”、“明人黎贞撰”。
  • 3楼网友:笑迎怀羞
  • 2021-01-26 03:48
全国第一次大规模的《三字经》文化研讨会在顺德举行 传遍世界的《三字经》到底是谁写的?这是一段争执了400多年的历史公案。昨天,70多名来自我国各地、日本、香港等地的专家学者齐聚顺德区,参加全国第一次大规模的《三字经》文化研讨会。专家们一致认为,《三字经》作者是谁并不重要,《三字经》应成为新时代的文化媒介。 争论:作者是谁? 宁波学者王重光说,《三字经》的作者之争已经好几百年,今后还会继续争下去,宁波、顺德各有各的论据,谁也无法说服谁,“我会坚持是王应麟。” “《三字经》就是由顺德人区适子所著,与王应麟无关。”顺德学者李健明说,将会继续研究《三字经》的作者,并提炼其中的精粹用于当代社会中。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徐勇说,就现有的文献记载等材料很难解决这个历史难题,争论是避免不了的,同时,对于《三字经》的现实作用,许勇表示,这不只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共识:应发挥作用 宁波学者戴松岳说,重要的不是作者是谁,而是怎样借《三字经》反思目前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启蒙教育,怎样让《三字经》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宁波、顺德都是传播《三字经》的重要地方。 顺德学者李健明则表示,《三字经》是中国经典启蒙读物,无论我国哪个地方的人都应背诵这个富有鼓励精神的读物。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曾枣庄说,《三字经》这么优秀的传统文物不能翻译成白话散文,《三字经》能广泛流传就在于它是三言诗,具有诗的语言,翻译成散文就会索然无味。 日本、香港、山东、江西、甘肃等地的专家也纷纷表示,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对文化的企求,这时需要一个媒介、一个文化符号,顺德找到了《三字经》这一文化媒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