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波拉特影评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3 19:11
  • 提问者网友:最爱你的唇
  • 2021-03-23 04:21
波拉特影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3-23 04:31
《波拉特》这部电影成了2006年美国票房最大的黑马,这的确是绝大多数业内行家事先没有想到的。它可以被称为是一部“伪纪录片”,即以纪录片的形式来塑造一个从头到尾纯属杜撰的角色,蒙骗了美国以外的很多观众。甚至在我买到这张碟的那天,老板向我推荐时仍然说:“这是个纪录片。”

  事实上,这个虚拟角色“波拉特”的扮演者是美国知名的脱口秀主持人沙查·巴隆·科恩,他在接下这部片子之前,早已因为擅长在电视上调侃讽刺政客而在美国本土大名鼎鼎。2006年他还有另外一部与威尔·法莱尔合作的《塔拉迪加之夜》,票房表现也甚为优异。尝到甜头的他独挑大梁打造了“波拉特”,同时还把久未露面、早已过气的艳星帕梅拉·安德森拉出来遛了一圈。

  《波拉特》的片名还有个又长又拗口的副题:“为了建设伟大的祖国哈萨克斯坦而学习美国文化”,这个故事就是由此展开。科恩扮演的正是一个在哈萨克斯坦知名度排第六的电视记者波拉特·萨格耶维,为了学习美国文化特地前往该国制作一部纪录片,在那个与自身文化格格不入的国度,他闹下了无数不堪入目的笑话。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以“屎尿屁”为笑点的疯狂喜剧:科恩毫无忌惮的拿各种各样恶俗的道具开玩笑,以此来引发文化差异所埋下的巨大冲突。镜头下的哈萨克斯坦,似乎是一个处处落后、不具备现代规则和道德感的社会,而粗俗真诚的波拉特,则是一个进了城连自动扶梯都不适应的乡巴佬。可以说,这部电影和香港无厘头有一脉相通之处,其恶搞程度甚至远远超出了后者。

  这样一部极尽癫狂的喜剧,为什么在票房高歌猛进的同时,还收到了全美影评界非常一致的赞赏呢?美国电影学会评出的2006年度十佳中,《波拉特》赫然在列。在我看来,它通篇故意正话反说的叙事风格可能是最大的原因。和港产无厘头喜剧一样,波拉特这个浑身“土气”的中亚男人,成功的涮了一把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完成了许多美国观众想过却不敢做的疯狂言行,在为社会解压泄愤之后,也回归到一种温情的人性上来。

  影片的首尾都有些“恶毒”的描绘了哈萨克斯坦农业社会的面貌,开篇时也许观众还可能对哈国的落后产生些许嘲笑,但结尾再度回归田园生活时,更多的就会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快乐和自由。这也是为什么《波拉特》对第三世界国家这种以点盖面的调侃可以得到美国以外观众谅解的缘故。波拉特这个角色,代表的恰恰是最自然的人,而他在冷漠的纽约被自大的美国人民排斥的种种遭遇,正是对这个超级大国辛辣的嘲弄。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科恩自己就是个犹太人,而片中的波拉特却是处处反犹太的。科恩在把自己涮了一把的同时,也让这种反犹太的论调和全片反讽的主题融洽的结合在了一起。

  科恩其实并不是第一次塑造虚拟角色,2002年他在喜剧片《Ali G Indahouse》中扮演的Ali G,同样是一个来到大都市后口无遮拦、令人发指的少数民族裔。这次《波拉特》闹得更是过火,不过闹归闹,影片结尾哈国村民用上的iPod又流露出丝丝悲哀和无奈,这恐怕也是全球化浪潮下美国文化入侵的必然结果吧。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