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坡解围的读后感200字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8 15:09
- 提问者网友:回忆在搜索
- 2021-11-27 18:36
白马坡解围的读后感200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11-27 20:04
我已经不知道是看第几遍《三国演义》了,每次看三国都有一种新鲜感,尤其是在看过易中天先生品的三国后,更是对三国很感兴趣。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从周朝以来对于天下的定义,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秦灭之后,楚、汉对垒,又并于汉。汉朝高祖刘邦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传至献帝,分为三国,最后三国归晋。而《三国演义》一书就呈现给我们东汉末年分三国的史诗。
东汉末年,卖草鞋为生的落魄贵族刘备,与杀人在逃犯关羽,屠户张飞结为兄弟,共创大业,三分天下时,刘备也占得一席之地,文有伏龙凤雏,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将领,盘踞西蜀;宁可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的宦官之后曹操,发展地方武装,拥兵自重,割据北魏成为乱世之枭雄;孙坚之子孙权坐领父兄遗产占据东吴,威震江南,其四任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也各有千秋。
曹操以微弱之身,起兵靖难,讨董卓,伐袁术,杀吕布,降张绣,灭袁绍,攻刘表。可谓雄极一时。刘备虽然兵力最弱,可是他仁慈,所以有人缘,谁都喜欢他,他投靠的大哥最多:公孙瓒,袁绍,曹操,刘表等等。可是后来诸葛孔明投靠他后一切都改变了,他挺进了蜀域,有了根据地,开始发展兵力,扩大地盘,雄霸西蜀,可是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所杀,刘备大怒起兵,被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战败猇亭,最后料得白帝托孤。
在三国中我是最欣赏关羽的,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古城相逢斩蔡阳,白马坡斩颜良诛文丑,忠勇过人最后却料得父子被俘,斩首敌营。关公的一世英名在此画上了不圆满的句号。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XX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 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在这方面曹操无疑是成功的。
和曹操对应的就是袁绍,袁绍与曹操大战官渡由于谋士田丰,逢纪,许攸,郭图暗中相争,田丰进谏,袁绍不听而逢纪看出这点,打田丰的小报告,田丰落狱,最后袁本处兵败官渡,田丰自尽,而后袁绍病死,袁氏三兄弟明争暗斗为争政权。最后全被曹操所杀。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从周朝以来对于天下的定义,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秦灭之后,楚、汉对垒,又并于汉。汉朝高祖刘邦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传至献帝,分为三国,最后三国归晋。而《三国演义》一书就呈现给我们东汉末年分三国的史诗。
东汉末年,卖草鞋为生的落魄贵族刘备,与杀人在逃犯关羽,屠户张飞结为兄弟,共创大业,三分天下时,刘备也占得一席之地,文有伏龙凤雏,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将领,盘踞西蜀;宁可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的宦官之后曹操,发展地方武装,拥兵自重,割据北魏成为乱世之枭雄;孙坚之子孙权坐领父兄遗产占据东吴,威震江南,其四任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也各有千秋。
曹操以微弱之身,起兵靖难,讨董卓,伐袁术,杀吕布,降张绣,灭袁绍,攻刘表。可谓雄极一时。刘备虽然兵力最弱,可是他仁慈,所以有人缘,谁都喜欢他,他投靠的大哥最多:公孙瓒,袁绍,曹操,刘表等等。可是后来诸葛孔明投靠他后一切都改变了,他挺进了蜀域,有了根据地,开始发展兵力,扩大地盘,雄霸西蜀,可是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所杀,刘备大怒起兵,被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战败猇亭,最后料得白帝托孤。
在三国中我是最欣赏关羽的,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古城相逢斩蔡阳,白马坡斩颜良诛文丑,忠勇过人最后却料得父子被俘,斩首敌营。关公的一世英名在此画上了不圆满的句号。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XX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 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在这方面曹操无疑是成功的。
和曹操对应的就是袁绍,袁绍与曹操大战官渡由于谋士田丰,逢纪,许攸,郭图暗中相争,田丰进谏,袁绍不听而逢纪看出这点,打田丰的小报告,田丰落狱,最后袁本处兵败官渡,田丰自尽,而后袁绍病死,袁氏三兄弟明争暗斗为争政权。最后全被曹操所杀。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