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急用行旅诗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17:08
  • 提问者网友:蓝莓格格巫
  • 2021-04-04 03:07
可不能是送别诗哦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夜余生
  • 2021-04-04 03:24
春山行旅图

  惨淡岁月入梦遥,
  浪迹四海悲寂聊。
  风流正随鲲鹏去,
  我自面壁空长啸。

  万里江山皆风火,
  十年胸中尽怒潮。
  拚将一腔义士血,
  直向云天逞英豪。

  以下的诗都是是范成大所作写盛赞峨眉山的雄姿秀色。

  三峨
  大峨两山相对开,小峨迤逦中峨来。
  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
  昔我登临彩云表,独骑白鹤招青鸟。
  石龛石洞何参差,时遇仙人拾瑶草。
  丹岩瀑布连天河,大鹏图南不可过。
  昼昏雷雨起林麓,夜深星斗栖岩阿。
  四时青黛如彩绘,岷嶓蔡蒙实相对。
  昔生三苏草木枯,但愿再出三苏辈。
  光相寺
  峰顶四时如大冬,芳花芳草春自融。
  苔痕新唏六月雪,不势旧偃千年风。
  云物为人布世界,日轮同我行虚空。
  浮云元自有超脱,地上可怜悲攓蓬。
  点心山
  入山窘宿雨,上山贺朝霁。
  跬步便历险,转盼已呀气。
  岂惟膝点心,固已头抢地。
  游人贪胜践,姑吟蜀道易。
  胡孙梯
  木磴鳞鳞滑带泥,微生欹侧寄枯藜。
  胡孙愁处我犹过,个里如今幸有梯。
  大扶捭
  身如鱼跃上长竿,路似镜中相对看。
  珍重山丁扶我过,人间踽踽独行难。
  八十四盘
  冥鸿无伴鹤孤飞,回首尘笼一笑嘻。
  八十四盘新拄杖,万三千乘旧牙旗。
  石梯碧滑云生后,木叶红斑雪霁时。
  说与同行莫惆怅,人间捷径转巅巇。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鱼忧
  • 2021-04-04 04:38
春山行旅图 惨淡岁月入梦遥, 浪迹四海悲寂聊。 风流正随鲲鹏去, 我自面壁空长啸。 万里江山皆风火, 十年胸中尽怒潮。 拚将一腔义士血, 直向云天逞英豪。 以下的诗都是是范成大所作写盛赞峨眉山的雄姿秀色。 三峨 大峨两山相对开,小峨迤逦中峨来。 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 昔我登临彩云表,独骑白鹤招青鸟。 石龛石洞何参差,时遇仙人拾瑶草。 丹岩瀑布连天河,大鹏图南不可过。 昼昏雷雨起林麓,夜深星斗栖岩阿。 四时青黛如彩绘,岷嶓蔡蒙实相对。 昔生三苏草木枯,但愿再出三苏辈。 胡孙梯 木磴鳞鳞滑带泥,微生欹侧寄枯藜。 胡孙愁处我犹过,个里如今幸有梯。 大扶捭 身如鱼跃上长竿,路似镜中相对看。 珍重山丁扶我过,人间踽踽独行难。 怀乡、行旅诗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作者: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注解】: 1、和:指用诗应答。 2、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 3、淑气:和暖的天气。 4、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韵译】: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 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 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 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 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 晴朗的阳光下绿苹颜色转深。 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 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评析】: 因物感兴,即景生情。诗人写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诗一开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土之“物候”才有“惊新”之意。中间二联具体写“惊新”,写江南新春景色,诗人怀念中原故土的情意。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 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历历如画。对仗工整,结构细密,字字锤炼。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解】: 1、次:停留。 2、残夜:天快亮时。 3、江春句:还没到新年江南就有了春天的音讯。 4、归雁句:古时传说雁能带信,这句的意思是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将家信带到故乡洛阳。 【韵译】: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 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 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 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 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评析】: 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杂诗》 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解】: 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2、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3、著花:开花。 【韵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 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 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评析】: 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多。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解】: 1、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2、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3、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韵译】: 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 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 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评析】: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即可为证。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殊不知“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