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古代“秀才”含金量到底有多高,那今天怎样才算一个“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6 15:55
  • 提问者网友:嗝是迷路的屁
  • 2021-03-26 06:39
古代“秀才”含金量到底有多高,那今天怎样才算一个“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蓝房子
  • 2021-03-26 07:20
时代不同,今天你在怎么努力都不能算。
古代秀才是书生、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的统称。如水浒传中的白衣秀士王伦,秀士就是秀才,白衣就是不及第。意思就是:连秀才的都考不上的读书人。
但是得到秀才资格,就等于是跨进士大夫阶层的门坎了。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
在明代秀才“廪膳米人日一升,鱼肉盐醯之属官给之。”——《明史·食货志六》。考上了秀才每人每天给一升米约2斤(刚够两人吃),给鱼肉油盐。(注:明代10 升=1斗,10斗=1石)明代优待秀才时,甚至可以拿到每月1两白银的廪膳费。秀才不干活也可以生活,但只吃“廪膳”会很穷,所以有“穷秀才”之称。
还有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秀才中部分人是贫穷家庭出身,但是得到秀才功名不一定可以带来财富。只有生员资格的秀才并没有俸禄,如果未能通过之后的乡试中举,亦不足以为官。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进一步,只能回乡以教书等方法为生。这些在经济上并不富裕,但在社会上地位稍高于平民的读书人。
要考中秀才也不容易,除去成绩外还受地域影响明清两代秀才学额是按县录取,按赋税、文风归为三档,大州县50、中等30、小规模的15人。但这也就是书面上,具体学额是有变化的。比如曾国藩考了7次秀才以倒数第二考中秀才。当然如果实在太笨考不上,也可以花钱捐,不过那就不叫秀才了,叫监生,有参加会试考举人的资格。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