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17 14:07
- 提问者网友:杀生予夺
- 2021-01-16 17:51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①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________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________在地下,________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________走出,留他________地站在小屋里。后来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②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1.解释下列词语。①恍然大悟________ ②惊惶________③苦心孤诣________ ④瑟缩________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空白处。①我即刻伸手________(A.抓断 B.折断 C.拧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________(A.扔 B.摔 C.掷)在地下,________(A.踏碎 B.踩扁 C.踏扁)了。②(我)于是________(A.欣然 B.坦然 C.傲然)走出,留他________(A.失望 B.孤独 C.绝望)地站在小屋里。③课文《风筝》末段的语句应该怎样理解?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风筝》在写“我”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一幕时,写到“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请你发挥合理的想像,结合小兄弟的性格特点,续写一段小兄弟留在屋里的情景。7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0-06-01 07:12
答案:解析: 1.①形容忽然醒悟;②惊慌;③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④身体因受惊而蜷缩或兼抖动。 2.①A,C,C ②B,C ③“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是“意想不到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部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令人不寒而栗。 ④本题关键在于联系小兄弟当时的性格特点作合理想像。答案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woshuo
- 2019-08-16 10:46
谢谢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