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拉提别克的实际困难
一是木拉提别克家的耕地低价租于他人,收不回来;
二是木拉提别克一家五口皆无一人有固定工作,未办理社保;
三是木拉提别克的妻子身患重病,无医疗保障可用;
四是木拉提别克的三个子女皆辍学,最大的十六岁等等。
如何解决农村贫困家庭问题
答案:3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9 06:48
- 提问者网友:动次大次蹦擦擦
- 2021-02-08 08:55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执傲
- 2021-02-08 09:04
我觉得可以这样安排:最大的孩子(因为已满十六周岁)可以跟着父亲出去打工,两个人出去多赚点钱补贴家用,排第二的孩子照顾家里,比如照顾妈妈什么的,最小的孩子看看能不能继续让他读书(知识虽然不一定就改变命运,但有条件的话还是因该接受教育,起码以后可以少吃点亏)。。要是能吃苦,勤劳点,一家人一块努力,日子会好起来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02-08 11:03
家庭子女教育的关键,是父母的自身认识,想把子女教育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是否是“农村贫困家庭”的概念,与环境和贫富,没有太直接的关系。
凡是强调“环境和贫富”条件者,最少也是逃避或推卸责任的意识,这种意识很被动,也很消极。
曾记得,看过早些年的《读者》中一篇报道。
一个边远、贫穷的女孩,家里不提供学费,以勤工俭学的方式,最后将自己送进了清华大学。
一流的大学里,有不少“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学费都拿不出的有很多,古往今来都有。
因此,“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教育”,不是家庭子女教育的关键问题。
现实中,有很多家长并没有家庭教育的意识,子女的成长各有千秋,不尽相同。
但最主要的是人文环境,而不是贫富因素,《孟母三迁》的故事很说明问题。
所以,在讨论家庭子女教育时,要抛开贫富因素的成见。
1,家庭子女教育,首要解决的是家长自身的认识问题。
家长要在道理二字上下功夫,把道理弄明白了,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2,消除家庭不和谐因素。
家庭不和谐因素,对子女的影响较大,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影响子女的心理状态。
3,人文环境。
尽最大的努力避免子女接触不良人等,但要让子女有所了解,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4,保障最基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足够的主食营养和书本文具,电子产品一概不用。
5,让子女明白道理和礼貌。
好了,这是最基本的家庭子女教育问题,是子女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最低限度要求。
- 2楼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2-08 10:37
去办理低保。另外学习一份技能,要靠本事吃饭。让家人得到幸福。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