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鱼是怎样生产下一代的

答案:5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5 08:03
  • 提问者网友:感性作祟
  • 2021-02-24 15:29
鱼是怎样生产下一代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猎心人
  • 2021-02-24 16:04
当水温上升并稳定在16℃以上便可催产,通常在清明至谷雨期间,寒潮过后,气温回升并稳定时即可催产。
催产方式:
1 自然产卵
2 人工催产
管理:
1 自然孵化
2 脱黏孵化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醉吻情书
  • 2021-02-24 19:53
产卵
  • 2楼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2-24 18:39
在水里产卵
  • 3楼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2-24 18:17
先产卵,过了一段时间,卵就会形成鱼的
  • 4楼网友:荒野風
  • 2021-02-24 16:58
1.鳉科鱼的繁殖 鳉科鱼分为卵胎生和卵生两种,其繁殖方法完全不同。 卵胎生鳉鱼繁殖容易,雌雄在体形上差异明显,雄鱼的臀鳍进化成生殖器官,幼鱼未出生前就已经在母体内发育成型,而且一出生就会游动、进食。 卵生鳉鱼繁殖很困难,原因是鱼卵的孵化期很长,有些鱼从产卵到孵化竟需要2个月时间。其繁殖方法是将雌雄鱼分开饲养,到繁殖时再放在一起,你需要准备一个小型繁殖缸,在缸地铺沙并种植金丝藻等细叶水草。将雌雄鱼按照1:2的比例放入,大约在2—3天内开始产卵,产卵期很漫长每天产一部分卵,大约在7—10天左右才能完毕。亲鱼产完卵后需与卵隔离,并用吸管将卵吸出,放在湿润的水草中孵化。由于品种不同孵化期有的在一周左右,有的则长达2—3个月。卵生鳉鱼的幼鱼很大一出生就能进食丰年虾、小水蚤,生长相当快通常1—2个月体形就和父母差不多大了。 2.鲤科及拟鲤科鱼类的繁殖 鲤科鱼繁殖大多比较容易。到了繁殖期只需将一对或一雌多雄的成熟亲鱼,放入适合其大小的繁殖缸,几天后就可产卵。产卵通常在清晨进行,数量在几百粒至几千粒之间。需要注意的是亲鱼有吃卵的行为,产卵后应立即隔离,而且产卵前要在繁殖缸底部铺小碎石或金丝藻。鱼卵通常在30—72小时内孵化(26°C左右),小鱼孵出后2-3天游动,并能进食蛋黄水,7-10天后可喂小水蚤。 拟鲤科鱼的繁殖方法与鲤科鱼相似但较难,原因是其对水质十分挑剔,繁殖期由甚。繁殖用水最好是弱酸性软水,缸底铺沙、种植水草,放入成熟的亲鱼几天后产卵,鱼卵通常36小时内就可孵化,幼鱼很小只能进食微生物、蛋黄水或洄水,10-15天才能进食小水蚤。 3.攀鲈科鱼的繁殖 攀鲈鱼的繁殖很有趣。大多此科的鱼都是筑泡巢产卵的,鱼卵是浮性的漂在水面上。繁殖时将一对成熟的亲鱼放入繁殖缸(裸缸就可以),雄鱼进入繁殖缸之后立即就会探查环境,然后它会选择一个角落,并开始建筑泡巢。十几个小时后泡巢建成了,雄鱼便以跳舞般的动作吸引雌鱼(也有以武力解决的),待雌鱼来到泡巢下,雄鱼弯曲身体抱住雌鱼并将雌鱼翻转,雌鱼在兴奋中产下卵,雄鱼同时释放精子使卵受精。这样的动作重复几次雌鱼将卵产空后雄鱼会立刻赶走雌鱼,这时应将雌鱼捞出只留雄鱼护卵,雄鱼会很尽职的一直守护在泡巢周围。36小时后幼鱼孵出并从泡巢中下落,雄鱼会用嘴将幼鱼叼回泡巢,为了避免伤到幼鱼应将雄鱼捞出单独饲养。幼鱼2-3天后开始进食,可喂蛋黄、洄水,7-10天后改喂小水蚤。 4.鲷科鱼的繁殖 鲷科鱼繁殖的方式有口孵、半口孵和非口孵三种。鲷科鱼的繁殖过程有很好的观赏性。此科鱼是通过“自由恋爱”繁殖下一代的。到了性成熟年龄的鲷科鱼会相互争斗,它们相互撞击来衡量对方的力量,最终那些实力相当、情投意合的雌鱼和雄鱼会成为一对名副其实的情侣,它们经常在一起游动和进食,还会占据鱼缸的一角不许其他的鱼靠近,这一切证明它们将要繁殖了。相亲相爱的亲鱼,会选择一个适合它们的“爱巢”(宽叶水草、石板、毛玻璃、花盆儿、沙坑)并且十分勤奋的把它清理干净,接下来它们会在选定的地点产卵(口孵鱼会将卵含在口中孵化,半口孵鱼会等卵孵化后将小鱼含在口中),亲鱼轮流用胸鳍扇水给卵输送氧气。在亲鱼细心的照料下48-72小时后小鱼就孵出来了,2-3天后小鱼会游时喂洄水,5-7天后就可以喂水蚤了。 5.鳅科鱼的繁殖 鳅科鱼中老鼠鱼比较容易繁殖,繁殖过程也很有趣。首先准备一个小型的繁殖缸,缸底铺沙并多种些水草。先将一条成熟的雌鱼放入缸内熟悉环境,2-3天后放入两三条成熟的雄鱼。通常在清晨或傍晚产卵,雌鱼用嘴将雄鱼的精液粘贴在事先选好的水草叶、玻璃壁或沙石上,然后将卵产在上面使之受精。产完卵将亲鱼隔离,只留卵在繁殖缸内,并供养气(出气量要小些,以免伤到鱼卵)。2-3天后卵孵化成小鱼,虽然小鱼很小,但是刚刚出生它就能在缸底觅食,可以直接喂小水蚤。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