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菩提是子什么意思

答案:3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18:58
  • 提问者网友:战皆罪
  • 2021-01-03 02:22
菩提是子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猎心人
  • 2021-01-06 23:17
(一)发心菩提,亦不执着般若波罗蜜、维摩经卷上。(二)实智菩提,谓十住、新华严经卷七十。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五)无上菩提,称作无上菩提心,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四)出到菩提,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即佛、知、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远离:(一)执着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有五种。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道、无上正遍智,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意译觉、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三)明心菩提,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灭除系缚之烦恼、无上正真道,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智,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求无上菩提之心,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伏心菩提提】
(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1-07 01:49
道。意译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知、智梵语bodhi,巴利语同。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即佛
  • 2楼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01-07 00:13
据佛经记载,用菩提子念佛,可获无量倍功德,因此,菩提子成为最广泛使用的法器之一。其中,显宗佛教弟子用星月菩提多一些,密宗佛教弟子用凤眼菩提多一些 十八子手珠;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 六尘:1、色尘,2、声尘,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六识: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