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英国自然风景园的理论和风格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19 23:22
  • 提问者网友:
  • 2021-01-19 10:27
英国自然风景园的理论和风格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鱼芗
  • 2021-01-19 11:41
查理二世的外交官W.坦普尔于1685年在题为《论伊壁鸠鲁式的园林》的文章中谈到完全不规则的中国园林可能比其他形式的园林更美。1712年,英国作家J.艾迪生撰文指出:“我们英国的园林师不是顺应自然,而是喜欢尽量违背自然。……每一棵树上都有刀剪的痕迹。……我认为树木应该枝叶繁茂而舒展生长,不应该修剪成几何形。”受中国园林、绘画和欧洲风景画的启发,英国园林师开始从英国自然风景中汲取营养。1713年,园林师C.布里奇曼在白金汉郡的斯托乌府邸拆除围墙,设置界沟,把园外的自然风景引入园内(图a)。此后,园林师W.肯特在园林设计中大量运用了自然式手法。他建造的园林中有形状顺应自然的河流和湖泊,起伏的草地,自然生长的树木,并在规则划分的地块中间修建了弯曲的小径。1730年前后, 他用这种手法改造了斯托乌府邸(图b)。肯特去世后,他的助手L.布朗对斯托乌府邸又进行了彻底改造,去除一切规则式痕迹,全园呈现一派牧歌式的自然景色(图c)。这种新型园林使公众耳目一新,争相效法,遂形成了“自然风景学派”。英国自然风景园
在自然风景学派影响下,全国破坏了许多古典园林的原有风貌,因而也曾遭到非难。此时有一位建筑师、园林师W.钱伯斯,他到过中国,先后在1757年和1772年出版了《中国建筑设计》和《东方造园泛论》。他主张在英国园林中引入中国情调的建筑小品。他的著作在欧洲,尤其在法国颇有影响,于是出现了所谓英中式园林。由于倡导者对中国园林并无深入研究,因此人们对它的热情很快就消失了。
布朗事业的优秀继承人H.雷普顿主张在建筑物周围运用花坛、棚架、栅栏、台阶等装饰性布置,作为建筑物向自然环境过渡,而把自然风景作为各种装饰性布置的壮丽背景。这种手法雅俗共赏,因而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以布朗的作品为代表的英国自然风景园的产生和发展虽受到欧洲资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和中国园林艺术的启发,但本质上是英国特定环境的产物。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