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沿海亚热带季风区人口约2万,面积为500平方公里,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域最高海拔为1428米。
(1)判断林业区与种植业区的空间分布,并说明理由。(8分)
(2)甲河相对于乙河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试分析其原因。(8分)
(3)分析该地区开发矿产资源带来的有利影响。(4分)(8分)林业区分布在甲河流域(虚线之外),(2分)理由:地势相对较陡,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发展林业可保持水土,维持生态平衡;(2分)种植业区分布在虚线之内(乙河流域)(2分)理由:地势相对平坦,靠近城镇,利于耕作;(2分)
(20分)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某沿海亚热带季风区人口约2万,面积为500平方公里,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域最高海拔为1428米。(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7 12:50
- 提问者网友:兔牙战士
- 2021-03-06 14:13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1-03-06 15:16
(答案→)(8分)林业区分布在甲河流域(虚线之外),(2分)理由:地势相对较陡,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发展林业可保持水土,维持生态平衡;(2分)种植业区分布在虚线之内(乙河流域)(2分)理由:地势相对平坦,靠近城镇,利于耕作;(2分) 解析:(1)林业区适合在山区,种植业区要求地势平坦,适合在平原。根据水系特征判断地形特点,根据地形地势分析农业区的分布。根据河流流向看,西部地势较高,虚线之外河流水系较密,河流支流多且短,说明分水岭多,地势起伏大,坡度相对较陡,所以林业区分布在虚线之外(以西以南)。从生态效益看,山区发展林业可保持水土,维持生态平衡。(2)河口是否形成三角洲及其大小,首先是看河流携带泥沙情况,其次是河口河流的流速,再次看海陆相互作用。据上题分析,甲河流域主要是以林业为主,说明植被茂盛,覆盖率高,所以河流含沙量本来就小,再仔细观察,在甲河中上游,湖泊众多,有泥沙也大部分在湖泊沉积了,到河口泥沙已经很少。从海陆相互作用来分析,与乙河口相比,甲河口,海域较开阔,受夏季海风影响大,海浪的侵蚀作用强,泥沙不易沉积。(3)开发矿产资源的有利影响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来分析。经济效益有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社会效益有增加就业,有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环境效益有缓解了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的良性发展。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03-06 16:17
感谢回答,我学习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