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如何系统的自学经济学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1 16:44
  • 提问者网友:wodetian
  • 2021-01-30 19:55
如何系统的自学经济学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封刀令
  • 2021-01-30 20:52
经济学的话有很多专业课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门入门的课程推荐你去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简明不会有很复杂的计算.
等这个看完以后还有
政治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就看你要不要学下去了;

基础知识:
经济类高等数学,统计学,会计学基础(应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基础。
学习方向:
会计及审计,银行及金融,生产及物流,市场营销,精算,税务,经济法等等大方向,下面还可以细分若干小项。

书:
高数有人大的一套经济数学很好,宏观曼昆有入门版甚好,微观斯蒂格利茨的就够了,其他的三个,对不起,说不上什么好版本,到大一点的书城问一问,营业员会给出n个版本,应该都可以用。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梁小民教授翻译。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 ,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

2、 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3、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夜风逐马
  • 2021-01-30 21:44
我觉得经济学学习要经过4个阶段: 1.把它当做经济学来学习,经济学是研究人如何利用资源的学科,这就是她的难点所在,要研究人,还要研究定量的资源,一开始应该不要拘泥与定量的资源,而以人为出发点,任何的经济道理都是很多人共同体现的,所以开始的时候只要能感觉到这种道理的存在就可以了,没有更多的为什么,因为大家就是这个样子的。这一阶段的学习是很快乐的,其实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历着这样的阶段,每次坐在出租车上,很多出租师傅都会跟你聊一下济世良策,大家在一起扯淡的时候也会各自发表一下对xx事件的看法,所以这一阶段可以叫做学习“扯淡经济学”。但是很不幸,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定一致,而且听起来都似乎有条有理的,所以,只好去找一个大家都接受的方法来评价了。 2.把它当做物理学来学习,物理学中有理想条件的概念,现在经济学也只能这样了,所以有很多的经济学家搞了很多的理想条件,然后建立了很多的模型来讨论某一个特定的问题,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掌握这些模型,很不幸的是,作为一个混饭的大团体,经济学家张三李四王麻子同学搞出来了很多很多模型,且像发现天上的小行星一样用他们的名字命名,所以,学习这些数不过来的模型绝对是令人作呕的一件事情。所以这一阶段可以叫做学习“模型经济学”。模型太多了,就要想办法总结一下了,这样就想到了数学,“万理皆存与数”。 3.把它当做数学来学习,无穷多的模型归根到底无非是一个复杂的函数中固定了一些量之后求最值之类的问题。所以,好好搞一下数学把,某些凑热闹的数学家已经搞出来了很多极其变态的经济学的数学解释,尤其是博弈论,不完全信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被加到经济学以后,数学家们就更high了,搞出来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对与大多数人来说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垃圾。但是,这个好歹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所以研究一下把,继续研究的结果就是你怀疑你搞的还是不是经济学,研究博弈论还要搞什么角谷夫不动点,研究一般均衡搞什么阿罗德布鲁一,总而言之就是用数学把一个心智健全的热爱经济学的学生逼疯,这一阶段的学习可以叫做“数学经济学”。如果你沉浸在数学之美之中了,醒一下,看一下题目,我们是在学习经济学,所以还有一步,回到起点。 4.know by heart,经过无数次对着变态数学推导呕吐过的你,应该想一下做这些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的了解经济学,而不是数学本身,所以现在该好好的总结一下了,经济学是人与人,人与物的学问,而人的想法是最难以把握的,由人的群体想法影响的经济事件的复杂性也许有一天能够完全用数学描述(我怀疑这一天的到来,因为人的想法是可以被这些描述反影响的),但是至少在今天还差得远,所以,以上的所有都是工具,真正的经济学只能由你自己用这些工具去感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