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贞观元年,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尝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门。出阁门...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8 21:44
  • 提问者网友:蔚蓝的太阳
  • 2021-12-28 08:00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贞观元年,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尝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门。出阁门后,监门校尉始觉。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议,以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误带刀入,徒二年,罚铜二十斤。太宗从之。大理少卿戴胄驳曰:“校尉不觉,无忌带刀入内,同为误耳。夫臣子之于尊极,不得称误,准律云:‘供御汤药、饮食、舟船,误不知法者,皆死。’陛下若录其功,非宪司所决。若当据法,罚铜未为得理。”太宗曰:“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何得以无忌国之亲戚,便欲挠法耶?”更令定议。德彝执议如初,太宗将从其议,胄又驳奏曰:“校尉缘无忌以致罪,于法当轻,若论其过误,则为情一也;而生死顿殊,敢以固请。”太宗乃免校尉之死。是时朝廷大开选举,或有诈伪阶资得,太宗令其自首,不首,罪至于死。俄有诈伪者事泄,胄据法断流以奏之。太宗曰:“朕初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所司,臣不敢亏法。”太宗曰:“卿自守法,而令朕失信耶?”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是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臣窃为陛下惜之。”太宗曰:“朕法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也!”(《贞观政要》)1.下列句子加线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是时朝廷大开选举B.太宗令其自首C.今断从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D.卿自守法,而令朕失信耶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戴胄严正执法的一组是( )①校尉不觉,无忌带刀入内,同为误耳②误不知法者,皆死③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④既付所司,臣不敢亏法⑤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⑥朕法有所失,卿能正之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4.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戴胄援引法律,犯颜直谏,他认为封德彝定长孙无忌及监门校尉的罪轻重失当,所以固请复议。B.戴胄引法典“……误不知法者,皆死”,劝太宗不要姑息长孙无忌的罪行而使重罪轻罚,更不应以地位高低而使同罪异法。C.戴胄针对当时有人用欺骗手段谋官骗财,建议太宗敦促他们自首,否则即重罪。而在实际处罚中却又改死罪为流放,以显示太宗的“大信”。D.戴胄认为封德彝判校尉死罪,而让长孙无忌以功抵罪,于法无据,而太宗下令“……不首,罪至于死”,也与法典相悖。戴胄敢于据理力谏,足见其忠直不阿。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摆渡翁
  • 2021-12-28 08:28
答案:1.B 2.D 3.D 4.A解析:3. 解析:第③句是太宗说的,第②句出自“准律云……”,都不能说明戴胄严正执法,故A、B、C三项应排除。 4. 解析:文中没谈及戴胄“劝太宗不要姑息长孙无忌的罪行”,故应排除B项;文中也没谈及戴胄“建议太宗敦促他们自首,否则即重罚”,故排除C项;据“校尉不觉,无忌带刀入内;同为误耳”“……误不知法者,皆死”,可知D项说戴胄认为“……死罪……于法无据”,与原文意思不符,也应排除。 提示:1. 解析:本题考查古今汉语异义分辨能力,应紧扣语境辨析。 2.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应紧扣语境分析。 3.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4.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综合把握。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渡鹤影
  • 2021-12-28 09:28
对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