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如何提高美术的方法!!

答案:6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7 07:04
  • 提问者网友:未信
  • 2021-11-26 08:04
如何提高美术的方法!!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迟山
  • 2021-11-26 08:41
找个好老师指导吧,暑假寒假去专业的画室培训下。画画是脑力活不是体力活,勤奋固然重要,但是解决不了方法问题。首先是你对绘画的理解,画画是自己对描画对象的感受,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比如,构图,透视,比例,黑白灰,量感体感,质感,等等)加上自己的理解创造表现出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而不是被动的抄袭描摹。至于你说的观察方法很重要,是学好绘画的第一步,我是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大三的,也教靠前的高三学生,给你个我给学生整理的观察方法,很管用,借鉴了很多资料结合自己画画的心得和教学经验整理出来的,可能一开始看不会都明白,只要你结合着自己的绘画实践,每过一两周就拿出来看一下,会很有帮助。
  正确的观察方法是艺术家的思想修养、艺术修养加上艺术经验的积累形成的科学头脑和熟练技巧融合的结果。这就是说不能治旧方法问题去解决。眼界的提高才有对手头功夫的高要求和正确引导,全面提高修养是至关重要的。
  1. 变局部观察为整体观察
  整体观察应包括两个部分,即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而过程是正确的出发点——从大处着眼,和方法——多做比较;结果是形成对形象的明确认识,产生艺术表现的构思和设想,确立追求的目标。换句话说通过对表现对象的认识和感受,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或者说是艺术形象,这就有了动笔的依据。作画写生时就是参考这对象,去完成自己头脑中已形成的艺术形象和画面,这样就有了艺术的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整体观察相同于对画面或形象的艺术构思,有构思和设想就能主动的、创造性的对待所要描绘的对象,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没有构思和设想,画一点看一点,结果是被动的抄描对象,局部的拼凑画面。这样必然失掉整体,也就失掉了艺术,没有整体就没有艺术。
  画什么都要养成先构思后动手的习惯,并始终想着你的构思,想方法去实现它,你的构思就是你的艺术整体。
  只强调观察过程中多比较,不明确艺术表现的方向、蓝图,画起来还是局部临摹对象,不可能解决整体表现的问题。
  从生活到画面,可以说是两个事物。生活是现实的存在,画面是画家创造后的存在,他们中间有个过渡的桥梁,就是画家头脑中的画面,这个画面就是整体观察的结果,也是整体表现的蓝图。
  2. 变明暗层次、光影虚实的观察为形体、结构的观察
  这样说并不是在教学中反对利用明暗变化的规律来表现对象,只是要求在素描造型中不要把它作为形象的本质因素来对待。因为明暗光影的变化是为结构、形体所决定的,而且明暗光影常常是在表现结构、形体时才能显现它本身的光影。比如常说的明暗变化中的“五大调”必须相符于想象的三大面的结构组合才能成立,黑、白、灰层次的虚实变化也为相应的形体的凹凸起伏所决定。也许你想画一张明暗效果很强的画,那么这也先要有形体结构作为基础的框架构成才能完成,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了。在素描造型当中适当减弱明暗层次的涂抹,以发挥结构形体的作用,抛弃大虚实的浮浅效果,找到本质的空间形体,使形象结实、肯定、更深刻化。同时,这也是为专业训练和创作打好扎实的造型基础。长期以来,素描教学中存在过分强调表现明暗变化、黑白层次,把虚实看做空间本质的简单化观点,使素描基础训练滞留于表化,似是而非。
  没有结构就没有形象,没有形体的透视变化就没有形体的立体和空间感,同时也就没有明暗变化的立足之地,让明暗层次、光影虚实自爱素描造型中服务于立体形象的表现上尽其价值吧。
  这里只是在强调本质与非本质是关系,并不否认明暗法规在素描造型中的作用。明暗光影依然是观察的内容,但不是出发点。出发点只能是形体结构,也是这样才能更好掌握明暗光影变化规律,更好地服务与艺术形象的创造。

  3. 变平面观察为立体观察
  立体观察的特点是以几何形的观念来概括认识对象,构思立体的形象和画面。以形体的空间位置来认识人体和画面的深度,以形的透视变化来明确形的空间体积。认识积量形体。同时认识骨架形体。
  形象和画面的立体感、空间感的表现主要不在于用什么方法,主要是对结构形体的本质的认识。线描是方法可以变现很立体的形象、很深的空间效果,而不正确的分面法和明暗法依然使画面平平。没有对结构和形体的正确理解,在好的虚实效果,也是虚假的空间和平面文章。
  平面观察的特点是二维的,是煎饼式的观察方法。立体的观察使三维的,强调转着圈的认识对象,是球体的视觉空间,把眼睛的扫视和对结构形体的理解结合起来。
  平面观察停留于对对象的表面认识,而立体观察则要求对对象的前后左右、内部结构和外形特点全部了解,包括观察对象的骨架结构和认识的横断面等。
  这里要说明一点,观察任何物体都要将外轮廓和内轮廓(即外轮廓内形体大的立体转折)结合起来认识(虽然它们是相互转化的)在看外轮廓,这才是立体观察。所以我们称之为立体观察的方法,并不否认对外轮廓的认识的重要性。外轮廓在很多时候对表现对象来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比如经常是通过外轮廓来确立形象的基本形特点,也可以称之为形象的平面性特点,并且成为画面构成的依据。顺便说一句,在绘画艺术表现当中,一般讲平面性表现不是绝对的二维的表现。而是压缩了空间起伏的浮雕式表现。
  4. 以共性特点为尺度去观察和认识物象的个性特点
  观察和发现形象的个性的特点,并给以强有力的表现,是艺术造型最起码的要求。突出艺术家的个人感受,突出对象的个性特点,才能有生动的艺术创作。
  但是我们并不排除对共同规律的认识和熟悉,特别是对初学者。但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尺度,用于区别和发现对象的不同特点和有不同特点对象。所以这并不是不要对象的分寸度的敏锐判断,而是要符合艺术表现的更为复杂化的分寸度的敏锐判断。认识共性特点,而后摆脱它。当然我们说的摆脱不可能是彻底的,只是某种程度的,某些局部的摆脱,因为完全的摆脱共性特点,大概就不成其为该物象了。
  认识一个生疏的事物,从共同规律入手较为简便,因为这是科学的原则。但作为艺术形象,要求认识形象的特殊性和个性特点,所以我们把共性特点拿来作为鉴别个性特点的依据,确有其方便之处。
  至于你说的结构问题我也给你说一下:平时我们说的形其实是指基本型包括两个方面,结构和形体。结构是自然的存在在,形体是我们概括出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形体的理解,想常说的安格尔喜欢圆,梵高喜欢方指的就是对形体的理解,结构是造型的本质因素,也是不变因素,没有结构就没有了形象,光影的变化也是因为结构的变化引起的,我们起形的时候打得线应该就是结构转折线,形象很快就会确立起来。
  先说这么多,打字很累,有问题可以再问我,如果有帮助要给分啊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11-26 13:05
说太多没用,多画,多观察,观察的时候你要让自己知道,你到底有没有认真的去思考,单纯的背画师没用的。只要思考清楚一张,比乱看10张都有用。然后就是多画了。美术就是这样,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2楼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11-26 12:15
我一直到大学毕业形都还是画不准!天赋是很关键,但是勤能补拙!只要多实践,你没问题的!
  • 3楼网友:罪歌
  • 2021-11-26 11:29
其实我也是复读了一年才考取的,快高三了自然迷茫,学美术,关键是要好的老师引导你,还有就是方法正确,再就是要认真,多思考,不断总结。
  • 4楼网友:像个废品
  • 2021-11-26 10:33
提高自己的认识,扩充知识量,多看书。也要有一定的实践, 当然也要找一位好的导师,有老师指点还是非常不错的,可以随时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其余还得靠自己.....
  • 5楼网友:洒脱疯子
  • 2021-11-26 10:17
美术鉴赏多看书、多看实物。绘画、雕塑、设计具体的技术方面的提高只能是多练、多看、多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