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回头担柴汉,心中较些子。”是谁写的?

答案:4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5 20:34
  • 提问者网友:玫瑰园
  • 2021-02-05 10:36
“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回头担柴汉,心中较些子。”是谁写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2-05 11:25
这诗首的作者是王梵志,唐初诗人。
一、作品原文:
《他人骑大马》唐   王梵志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二、白话译文:别人骑着一匹大马,我一个人坐头小驴。回头看到了挑柴的汉子,心里立刻好受了许多。



扩展资料
《他人骑大马》这首诗也用第一人称写,展现的却是一幅有趣的“三人行”的戏剧性场面。
“骑大马”者与“担柴汉”,是贫富悬殊的两极。而作为这两极间的骑驴者,他的心情非常矛盾:他比上不足,颇有些不满(这从“独”字的语气上可以会出),但当他看到担柴汉时,便又立刻心安理得起来。
诗人这里运用的手法是先平列出三个形象,末句一点即收,饶有情趣。章法也很独到。
这首诗真实地或略带夸张地写出了世人行为和心理上的某种通病,令人忍俊不禁,于笑中又有所反省。这首诗可作两种理解,既可看作是正经的、劝喻的,又可以读为揶揄的、讽刺的。但作正面理会则浅,作反面理会则妙不可言。这首诗作劝人知足看便浅,作中庸者的漫画象看,则惟妙惟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他人骑大马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撞了怀
  • 2021-02-05 13:38
他人高马大,我独跨骡子,回顾挑担郎,心头轻儿些 说明要正确认识( ) 心理
  • 2楼网友:街头电车
  • 2021-02-05 12:44

王梵志

他人骑大马……

  • 3楼网友:千夜
  • 2021-02-05 11:53
“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回头担柴汉,心中较些子。”是王梵志写的,原诗句是“他人骑大马, 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 心下较些子”。 【原文】: 诗(二首) 王梵志   我有一方便, 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 至死不入县。   他人骑大马, 我独跨驴子。   回顾担柴汉, 心下较些子。 【赏析】: 王梵志的诗作在唐初流传极广,后来却一直被封建正统派视为“下里巴人”,不能进入诗歌艺术堂奥。现存梵志诗相当大一部分从内容上说,是劝世劝善的诗体道德箴言,这类诗较少文学价值。梵志诗最有文学价值的,当推那些有意无意作出的世态人情的幽默、讽刺画。这里所选的两首诗(前一首录自敦煌卷子本《王梵志诗》卷第三,后一首录自费衮《梁溪漫志》卷十)就是。   第一首用第一人称语气写来,类乎戏曲的“道白”。自夸有一处世法宝,这就是与世无争、息事宁人。这种旧时代人的一种“共相”,在诗人笔下得到个性化的表现。“与世无争”的概念并未直接说出,而通过诗中人活生生的语言:“相打长伏弱,至死不入县”来表述。被人欺负到极点,却死也不肯上县衙门申诉,宁愿吃亏,这是进一步写“相打长伏弱”,连“忍无可忍”的意气也没有。诗歌形象打上了封建时代弱者的烙印,散发着生活气息(“相打”、“伏弱”、打官司都来自生活)。而“价值百匹练”的夸口适足见出人物身分(以“百匹练”为贵,自然不是富人意识),表现出人物处境虽卑微而不自知其可悲。通过人物的语言,诗人画出了一个甘居弱小、不与人争的小人物形象。   第二首也用第一人称写,但展现的却是一幅有趣的“三人行”的戏剧性场面。“骑大马”者与“担柴汉”,是贫富悬殊的两极。而作为这两极间的骑驴者,他的心情是多么矛盾:他比上不足,颇有些不满(这从“独”字的语气上可以会出),但当他看到担柴汉时,便又立刻心安理得起来。诗人这里运用的手法是先平列出三个形象,末句一点即收,饶有情趣。章法也很独到。   两首诗的共同点是真实地或略带夸张地写出了世人行为和心理上的某种通病,令人忍俊不禁,于笑中又有所反省。“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王梵志《诗(二首)》全诗赏析。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两首诗均可作两种理解。既可看作是正经的、劝喻的,又可以读为揶揄的、讽刺的。但作正面理会则浅,作反面理会则妙不可言。如“我有一方便”一首,作劝人忍让看便浅,作弱者的处世哲学之解剖看则鞭辟入里。“他人骑大马”一首,作劝人知足看便浅,作中庸者的漫画象看,则维妙维肖。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