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是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材料二: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开始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0 12:26
  • 提问者网友:泪痣哥哥
  • 2021-03-09 19:00
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是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材料三:“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
(1)材料一中漫画反映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请写出漫画中被割占地区回归祖国后,我国在该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4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了哪些“声音”?(列举两例,2分)
(3)材料三中的“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 是指什么?打开这扇“窗”的决策是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来的? (4分)《南京条约》(2分); “一国两制”(2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平生事
  • 2021-03-09 19:07
(答案→)《南京条约》(2分); “一国两制”(2分) 解析:(1)材料一是一个图片材料题,通过解读图片的关键词“英国、香港岛”,我们可判断出,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的香港岛;而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香港、澳门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是“一国两制”,所以答案为:《南京条约》 “一国两制”。(2)考查的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属于识记内容,主要包括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缅甸领导人就西藏问题谈判时,首次提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以及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3)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1980年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第一步是设立经济特区,包括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而深圳被称之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而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3-09 20:17
收益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