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们曾认为:植树能从大气中取得水分,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滋养环境的作用。而今有人研究得出:不科学的植树不但不会得到水分补充,反而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加剧沙漠化。这说明B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上升性
②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同
③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以前人们曾认为:植树能从大气中取得水分,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滋养环境的作用。而今有人研究得出:不科学的植树不但不会得到水分补充,反而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加剧沙漠化。这说明B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6 23:04
- 提问者网友:温旧梦泪无声
- 2021-01-05 22:15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笑迎怀羞
- 2020-10-06 10:28
A. ①②(答案→)B. ①④C. ②③D. ③④解析: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人们对植树的认识变化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上升性,①符合题意,应选;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符合题意,应选;②错误,不选;③正确但不符题意,不选, 故答案选B。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末日狂欢
- 2020-07-08 13:43
收益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