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零缺陷是美国哪一位质量管理学家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31 02:15
  • 提问者网友:浩歌待明月
  • 2021-03-30 11:28
零缺陷是美国哪一位质量管理学家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3-30 12:10
“零缺陷之父”克劳斯比弃医从事质量工作后,他发现大家做事情的时候都不愿意第一次就做对,总是事后修补。出现这种荒谬现象的原因是,大家都接受“人非圣贤,孰能无错”的思想。这种思想,直接导致我们多少的质量失败成本和效率损失成本?实在是难以估算。

笔者最喜欢提出的一个问题是,以下检验项目的重要性比例各占多少呢?大多数人的问答是:源头检查20-50%、自主检查10-20%、专职检查
30-70%。所谓的源头检查就是在生产中做好图纸、样板、首件、工艺条件的确认;自主检查是员工的自我检查;专职检查是质量检查员从事专门的检验活动。
以上的答案每次都使笔者有些啼笑皆非,专职检查的重要性比重竟然占了70%左右,也就难怪为什么有些企业规模才1000人左右,质量检查员却逾100人,
这些质量检查员在做些什么事情呢?大多数时间他们“从良品中挑选出不良品或从不良品中挑选出良品”。这样的质量管理思想,怎么可能缔造“零缺陷”?

零缺陷质量管理的重点是要做好源头检查和确认,即刚才我们所谈的“先做正确的事情”。事前分析就能减少事后修改的成本。“零缺陷”是“事件发生前”的措施,而不是“事实出
现后”的演练。“零缺陷”的核心是预防,重点是分析,分析有两层意思:一是找原因,二是控制。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做错误的事情,再加上员工正确的执行,岂不是加速不良品的增加吗?“DRTR”——真的值得我们每一个生产主管和质量主管深刻反思和好好地去执行。

执行“零缺陷”,不可忽略的是公司质量文化的变革。有一位质量经理询问:“零缺陷是否是要求员工100%的做正确,不能犯任何错误,如果有错误,那将怎么解决?如果企业要求员工绝不能犯任何错误,是否扼杀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创新精神”?这使笔者想起一次和一位公司总经理的对话,我对他说:“聪明人之所以聪明,是因为不犯重复的错误,愚蠢的人之所以愚蠢,是因为犯重样的错误;那么,不犯错误的是什么呢?那就不是人,你有见过不犯错误的人吗”?当然,这仅只是一句“俏皮话”,在质量管理中,我们希望能“第一次就做正确”,而不是犯了错误后再花费高昂的成本来纠正错误。因此,我们强调在推行“零缺陷”制度时,先要做好质量管理文化的变革。

如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百度搜盈飞无限,登陆官网,您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质量管理的最新资讯。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