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无漏是什么意思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5 03:37
  • 提问者网友:树红树绿
  • 2021-12-24 16:40
无漏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平生事
  • 2021-12-24 17:57
问题一:佛家说的无漏是什么意思?和三无漏学有关吗? “漏”就是烦恼,由于烦恼可以产生很多过患,所以烦恼叫作“漏”。无漏就是相对有漏,也就是烦恼不在现行、出生了
三无漏学,指戒、定、慧三学。
出自《楞严经》卷六:“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佛教认为,世间的其他宗教与学问,都是有所缺憾,苦乐夹杂的,虽然看似有益处,但是随著因缘变迁,就会转变成烦恼,所以称呼这些学问为“有漏”之学。“无漏”,意指没有缺憾,可以为人们带来益处、止息烦恼。而三无漏学,即是达到解脱烦恼,得到漏尽通的三种修行方式。
三无漏学是八正道的总结,其中包括了持戒、禅定、智慧三者,亦即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起修,分别对治人的贪、瞋、痴三毒,最终可以解脱烦恼、究竟涅槃。三者彼此加强,缺一不可,而且相辅相成。只要精进修行三无漏学,必定可以达到最终的解脱之道。
三学是对付三毒之法。防非止恶即为戒,戒能伏贪爱心;息虑静缘即为定,定能伏嗔恚心;破恶证真叫做慧,慧能伏邪痴心。问题二:无漏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没有漏掉。问题三:文玩里价无漏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价值一万多的小叶紫檀他卖你几百块或者一千多,这其中肯定有猫腻,要么收钱给你拉黑要么不给你发货。商家又不傻对不对问题四:“无漏业”是什么意思 漏,这个名词的概念,所指为业,业指一切觉与所觉,做与所做,指无明妄想,指烦恼经验;业,包括觉明为咎,包括明空觉照,包括识阴虚空,行阴光明,直至想阴分别,受阴见浊,色阴劫浊,五蕴交融,因业所现众生与世界,一切所做皆因迷茫,生死轮回皆为业之流转,所以佛说,宇宙世界缘起性空,诸相非相,由心现量;业本为心,心本为空,空本无生,远离名相假立,清净随顺,寂灭无住是名涅槃问题五:佛教中的“无漏身”是什么意思 【 无漏 】 《 佛学大词典 》
‘有漏’之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盘、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问题六:无漏不思议是什么意思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 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 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沉沦, 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楞严经》
如来藏就是我们的心体、妙明真心、本来面目,我们的真心(说真心是区别于意识心)不是空,不是有,但是可以随缘现空、随缘现万法万相,概况来说,就是“一心三藏”的道理,《楞严经》第四卷有几段就是在概括“一心三藏”。
既然已经不二,又何来平等?说平等也是废话了,是方便说。天地万法即是空,空即是天地万法,或空或有,就是如来藏,就是一个如来藏,所谓“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若说是一个,世人不免落入对待,此一是绝对待的一,是独,是尊,因此,佛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为避免听者落入对待之概念,佛不说“一”,说“不二”。既然只有一个,与谁平等?
“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楞严经》 离一切相,是如来藏之空,名曰空如来藏;即一切法,是如来藏之有,名曰不空如来藏;空如来藏无形无相,却含藏万法,而万法万相当下即是虚妄,因此空如来藏就是不空如来藏,是为空不空如来藏。好比一杯水,热则为水,冷则成冰,冰即是水,水即是冰,其实就是一个,不增不减。冰喻不空,水喻空,如来藏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问题七:佛学中“真无漏三十四心”是什么意思 释义云、发真无漏三十四心者、见道八忍八智、名十六心、修道约三界九地、各有一无碍、一解脱、名十八心。见修合论、共成三十四心。此之定慧、并从无始本具无漏种子、所发现行。由此现行、能证真谛我空真如。故云发真无漏三十四心也。三大阿僧祇劫所修福智为增上缘。无始法尔无漏种子为亲因缘。故得顿发、顿断、顿证。然约所断惑品、故分三十四心。若约能断能证、唯是无漏定慧而已。所证。祗是我空真如。亦名择灭无为、无为真如、不堕诸数。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故名三十四心。复分顿渐种种不同。
满意请采纳问题八:滴屑无漏是什么意思 滴屑无漏:是指,毫无漏洞,做的非常完美,
这个词语最开始出自于《紫砂陶茶具的历史及工艺》中的这一段话:
清人陆绍曾见时大彬所造之壶,有名为六合一者,即壶身、底、盖都可分可合,合之为一壶、离之乃为六,水注其中滴屑无漏,可谓匠心独运,巧夺天工。问题九:无执无漏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是佛家观点么? 为佛家观点:
无执即是心无挂碍,不执着的意思。
无漏则相对于有漏而言。譬如器皿,若有缺漏,则无所用度,必使圆融无缺,方得受用。形容对真理的认识和觉悟必要达到究竟无上,透彻圆满(所以佛也叫做:无上士,正遍知,究竟觉等等)的境地,问题十:《楞严经》中“由是意销,发明无漏 ” 是什么意思 宣化上人《楞严经浅释》: 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 那时,我就辞别如来,住在一间清净静室里韬光养晦来自修。后来看见众比丘,燃烧沉水香。香气本来是寂然不动的,但居然来到我鼻里,我就静静地观察它的来源。当然不是从木来。如果从木,应该不必燃烧才有香。也不是从空来,空是永恒的,但香气不常有。也不是从烟来,因我的鼻并没有蒙烟。更不是从火来,因世间的火哪里有香气。既然来无所从,去无所著,当体即空!因此我的身和意都消亡,根和尘亦消灭,就成就无漏果位。(注:沉水香,即斫香树,倒地日久,树皮朽蚀,但树心坚实,置水不沉,若燃烧少话,香气四溢,遍数百里。)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十鸦
  • 2021-12-24 18:26
谢谢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