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语文?快告诉我!(语文的意思或含义).
- 提问者网友:你独家记忆
- 2021-05-21 02:11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洒脱疯子
- 2021-05-21 02:3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在谈这个问题之前,先谈谈语文的概念,语言和思维、思想的关系.
一、语文的概念
“语文”的含义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复习一下叶圣陶先生对“语文”学科名称的来历及其含义的权威论述.他说:“‘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宜并重,诵习课文,练习作文,因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这段话把“语文” 的概念表述得非常明确,“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就是说,“语文”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方面.同时,也说明“语文”学科名称的来历以及语文课必须听、说、读、写并重,这里有两点需要明确一下:第一,不能把语文课看作是只学习口头语言.有的文章提出“难道没有语文课程,人就学不会使用语言吗?没有语文课程,人照样可以学会使用语言,这是不言而喻的.”我认为此种看法只是针对口头语言而讲的,难道文盲就不会说话吗?可是学校中设置语文课程,不完全是学习口头语言,而更主要的是学习书面语言.当然,书面语言也可以在生活中学习,不过还是应以学校语文课为主,否则,可以不入学校学习.所以学校的语文课必须听、说、读、写并重.第二不能把语文理解成“语言文字”.虽然社会上有时把“文字”就作为书面语言的代用词.但是严格讲,“文字”和“书面语言”不能等同.其实叶老早就指出“语文”和“语言”、“文字”、“文学”的不同.他说:对于语文“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唯‘文’字之含义较‘文字’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所以在叶老的论文中有时也出现过“语言文字训练”,此处的“文字”即为“成篇之书面语”.因为不论是口头语言或是书面语言,都载负着一定的文化、思想、情感内涵.“文字”就不同了,虽然,汉字的单音词很多,凡是词即具有一定的意义,汉字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但是单个的汉字不能反映完整的语言.汉字只是表达语言的书面工具,它和语言是表达口头语言的工具一样,不能把语音作为口头语言,同样也不能把文字等同于书面语言.因此,前一阵倡导的“语言文字训练”,容易使人误解,使语文教学变成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使语文教学失去丰富的文化、思想、情感内涵.由此可见,对于语文学科的概念必须理解清楚,才不至于出现问题.
语文是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学科,因此,首先必须清楚语言的性质、功能及其规律.
二、语言和思维、思想的统一
语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自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语言是由于人类社会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语言的功能,就是人们利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相互交际,达到相互了解.从个人方面讲,语言是进行思考问题,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就人与人的关系讲,语言是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就人类的生存来讲,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语言体现出来,进行交流和传递,是人类传递文化的工具.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掌握语言工具.
作为进行思维、表达思想、交流思想、传递文化的工具,语言和思想、语言和思维是对立统一的.这里先要了解一下思维和思想两个不同的概念.思维是人的大脑机能,它概括地间接地反映客观世界;思维是一种活动过程,其活动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思想也是一种活动,思想活动是具体运用概念学断和推理而获得的结果;思想以思维为基础,和思维相伴活动,而把这种活动的内容和结果称为思想.
语言和思维、思想具有统一性.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是思想的定型.所谓定型不仅定思想的形式,同时也定思想的质料,因为语言里所用的材料就是思想本身的质料,那是二而一的.思想拿不出来,定型成为语言,这才拿得出来,说出来可以让人家听见,写下来可以让人家看见,人家凭你的语言就可以知道你想的什么.”这充分说明语言和思想、思维的不可分,而进行思想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思维活动的过程同时就是语言形成的过程.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思维活动,总是以语言来表情达意;语言体现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结果.
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既是统一的,但又是有区别的.不能把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混同起来.语言和思维的职能不同.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形式是词和句,语言的内容是语义,语言的规律是语法.而思维是认识的工具,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的内容就是思想,思维的规律是逻辑.语言体现思维,思维反映客观事物间的关系和联系,进行分析和判断,形成思想,思想又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体现思想.因此,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既是统一的,又是有区别的.
语言和思维的区别,还体现在语言和思维的结构单位之间既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又不完全一致.一般说来,词、词组和概念对应,句子与判断对应,复句、句群与判断.推理对应.这种对应关系既说明语言和思维的统一性,也说明二者的区别性.同时,还要看到不同的语言结构单位可以和相同的思维结构单位相联系;同一个语言结构单位也可以和不同的思维结构单位相联系.因为语言有同义成分和同音成分,例如同一概念在语言中可以由不同的词来表达.语言还有纯语法功能.如虚词不表达概念,疑问句不表达判断,并列复句及有的句群也不表达推理.语言除体现思想以外还可以表达感觉、知觉、表象、情感、意志等.特别是语言具有情感色彩,更说明了语言和思维、思想的区别性.
我们还可以从语言和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上来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在人类发展史上,有声语言促进了脑髓的发展,使人类从动物界划分出来.随着脑髓的进一步发展,感觉器官、思维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脑髓及其所属各感官,愈益明晰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断能力的发展,对劳动和语言的进一步发展给予了继续不断的推动”.恩格斯将语言和思维的辩证关系分析得极其透辟.虽然他是就人类从动物界划分出来的发展史而得出这一论断的,但是也很符合人类及个人成长过程中语言和思维发展的规律.思维的发展促进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又促进思维的发展二者刚证统一的.
过去我们谈语言的性质往往忽略了语言和思维、思想的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会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只强调语言的工具性——语言形式,忽略语言所载的文化.思想内容和思维过程;二是只突出思想内容,而忽略了语言形式.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于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的关系了解清楚,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既遵循其统一性,又遵循其区别性原理.
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1)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一个婴儿从生下来就要呀呀学语,学会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但要表达,还要会听懂别人说的话;长到人小学就要识字、阅读,学习人家的思想和人类文化,学会理解书面语言,学会阅读;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会作文.(2)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进行交际作用,任何人都离不开口语交流,在普及教育的社会,更离不开书面语言的交流.学习语文就是要学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的能力.过去我们对于语言的交际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不够,在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3)学会积累语言.语言具有记忆功能,以语言为媒介助人记忆信息;学生学习靠语言记忆,没有语言的记忆,就没有语言的积累,也就没有学习语言的成果,更谈不到人类文化的传递.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正体现了语言的性质.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是统一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要使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语言作为载体它所载负的文化科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情意内涵及审美意义.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地是思维的工具.人们掌握语言就是为了相互之间交流思想感情.尤其是文学作品,其表情达意的功能更强.“境界说”的权威王国维认为文学作品达到高境界的媒体就是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有“景语”和“情语”,而“情语”是主要的.小学语文教材虽然不全是文学作品,但大部分属于文学作品或具有文学因素.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都蕴涵着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小学语文学科具有交流思想情感的功能.语文学科除发挥语言功能.传递知识外,同时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范文,具体地或概括地叙述典型事件,生动地描写景物,准确地塑造人物形象,清晰地说明道理,以表达思想感情.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发展思维能力可以提高思想品德和陶冶情操,使儿童越学越聪明才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仅表现在再认知上,同时也体现在表清达意上,体现在发展学生的情思及人格培养上.所以语文应称为表情达意的学科;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的学科;语文是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情感性、思想性的学科.
我认为提出“人文性”意义是很大的.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出《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辞海》).看来人文的内涵是很广阔的.凡是人类的各种文化都可涵盖在内,决不是思想性、情感性所能包容的.“人文”是针对天文而言的,人文是教化天下的.具体理解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一孩出语文教学以人为本,二要突出语文教学的文化性.
如何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的统一呢?我认为必须掌握两点:第一,二者的统一,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语文教学不仅仅同各科一样完成思想教育的共同任务,而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决定的个性任务.通过语文教学培育学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视的.但是语言的性质既有语言形式,又有语言内涵,语言形式和文化、思想、情感内涵是一个统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历来讲求文道统一,即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第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凡是语言规范、内容科学的文字表述材料,都可以作为语文教材(当然,作为语文教材必须要加以精选L教学时,其着眼点是在语文形式;而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社会、思品等,教学的着眼点是在语言内容.语文教学着眼于语文形式,但是并不是抛弃内容,语言所载负的人文、思想、情感内涵,是寓于语言之中的,也就是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体现语文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