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朱自清匆匆与沪杭车中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4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3 18:51
  • 提问者网友:心如荒岛囚我终老
  • 2021-11-13 11:27
朱自清匆匆与沪杭车中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拾荒鲤
  • 2021-11-13 12:04
徐志摩、朱自清均为现代文坛的名家,二人深邃的思想,精致的文笔最终成就了这一诗一文。言简意丰而又生动鲜明,可说是二者最大的共同点了。但何以做到如此的生动而动人呢?其实无论诗、文若要动人,就必须创设出具体的情境并将作者的一番真情寄予其中。徐志摩诗中对于匆匆行路的状写与朱自清文中对于生活中时光匆匆的描摹,即是触动作者又感动无数读者的具体情境。这样的情境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平凡,是如此的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但唯其真实,所以引人深思;唯其平凡,所以增人感慨;唯其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所以动人且动人至深。而流露在字里行间的对于匆匆时光的慨叹与珍视则是最动人之情,也是二者同一之处!

诗要以凝炼的文字表达深刻而蕴藉的主旨,是以徐诗只有寥寥七十余字;文则可铺排、可渲染,信笔所至,任意而发,因此《匆匆》一文中将由早至晚时光的流逝叙写得如此精细。诗文殊异,这恐怕是二者最显明的差别了。此外,《匆匆》是用舒缓从容的笔墨描写了时光匆匆流逝的步履、印痕,而《沪杭车中》则用极其简洁的文字再现了匆匆时光的形态、身姿。朱自清的时光是拟人化的,那伶俐的步伐叫人唏嘘、令人感喟;徐志摩的时光却是强大的建筑式的,那迅猛的前进使人惊诧、更催人奋进。一诗一文虽同归但毕竟殊途。相比较而言,朱文胜徐诗三分细腻,却又逊之几许干练。然而正是这相异点才使得文学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文学作品也因之而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所以对某一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就是在文学的坐标系中找寻到其具体位置,并将之与其他相似作品进行比较进而认识到其独立价值的过程。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11-13 14:42
匆匆

作者: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 2楼网友:猎心人
  • 2021-11-13 13:08
诗要以凝炼的文字表达深刻而蕴藉的主旨,是以徐诗只有寥寥七十余字;文则可铺排、可渲染,信笔所至,任意而发,因此《匆匆》一文中将由早至晚时光的流逝叙写得如此精细。诗文殊异,这恐怕是二者最显明的差别了。此外,《匆匆》是用舒缓从容的笔墨描写了时光匆匆流逝的步履、印痕,而《沪杭车中》则用极其简洁的文字再现了匆匆时光的形态、身姿。朱自清的时光是拟人化的,那伶俐的步伐叫人唏嘘、令人感喟;徐志摩的时光却是强大的建筑式的,那迅猛的前进使人惊诧、更催人奋进。一诗一文虽同归但毕竟殊途。相比较而言,朱文胜徐诗三分细腻,却又逊之几许干练。然而正是这相异点才使得文学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文学作品也因之而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所以对某一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就是在文学的坐标系中找寻到其具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