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9 12:34
- 提问者网友:夢醒日落
- 2021-02-18 12:04
如何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duile
- 2021-02-18 12:50
一、前提:教学目标的优化.
教学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导,不但要有“知识与技能”目标,而且要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具体操作中应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展示目标;紧扣目标,进行教学;围绕目标,论断反馈;进行矫正,落实目标.其中围绕目标、诊断反馈以及进行矫正,落实目标是最关键的步骤,只有抓好这两个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才能得以落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针对教学目标所设计的测试题,当堂完成,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并根据此适时调整有关教学环节,从而促使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能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不同类型的课要求不相同,以实验课为例:实验课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教学目标应包含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技能的要求,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实验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要求.基于信息技术的 DIS节省了采集数据和处理数据的时间,为实现教学的开放性和探究性提供了条件,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提倡DIS的深度介入.以帮助学生增强学好物理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基础:教学内容的优化.
对于确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在明确教学目标、掌握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的前提下,准确把握其深度、广度和梯度,应当做到以课程标准为纲,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学要求,合理整合教学内容.首先应统览全章内容,划分单元之后,再回到每节课的内容上,运用整体――部份――整体的分析方法,才能做到每节课相互串联,在教法及知识结构上不脱节.在挖掘教材优点的同时,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翻阅资料,从中寻找最新的有关背景资料,选择较好的表述方式,好的典型例题,好的演示方法及适宜的辅助练习等,以弥补教材某些方面的不足.例如:“透镜成像(沪科版教材8年级第四章第五、六、七节)”的教学单元.原教材的安排是:一、介绍透镜;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三、探究性实验;最后还有“透镜的应用――眼睛和视力的矫正、神奇的眼睛”.特别是第五节教学内容过多,教师一般感到无从下手,不知怎么分配课时.我对这部分整合后的安排是:第一节,探究设计.主要介绍透镜、透镜对光的作用,并将“透镜的应用”部分前移到这里.在学生认识透镜后通过一组实验让学生感悟透镜对光的会聚和发散作用,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应用透镜的仪器和设备,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都是透镜、而它们的成像却有所不同?”,从而提出问题和猜想.老师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第二节,实验探究.这节课是按学生上节课设计的方案自主探究,要放手让学生探究.第三节,总结规律.这是第二节课的继续.第四节,落实和巩固.可适当安排一些相关的巩固练习.这样整合后,课时总数还是四节.整合前后不仅是教学顺序的改变,更重要的区别在于理念上,一个是以老师为主,另一个是学生去发现,就是说,整合后是以学生探究用于创设情景和设问的资料,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应精心选择具有针对性、启发性、能吸引学生注意和激发探究兴趣的材料,设计一些典型的简单事例,或因课制宜地设计一些简易小实验.这些材料可以来自课本,也可通过因特网从公共教学资源库下载,还可取自于生活实际、科技发展和社会实践.而情景的呈示,可以采用问题、图片、实验、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图像等多种形式,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
总之,在优化教学内容时,应本着主次详略得当,精讲多练的原则,分清哪些内容教师讲,哪些内容学生讲,哪些内容安排学生自学或讨论,哪些由师生共同解决等.应严格控制作业的总量和难度,防止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以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使各个教学环节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合理安排,让教师和学生各处其位,协调一致,配合有序,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三、关键:教学结构的优化.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充分考虑教与学的各种因素,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等,设计好符合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的教案.
一节物理课一般包含有新课引入,讲授新课,课堂例题,巩固训练和课堂小结等几个部份.各个环节必须在时间分配上合理安排,在内容上精心设计,才能形成有层次的科学和谐的结构.如新课引入的方法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它是每堂课的“开场白”,运用得当,则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可为新课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主要可通过提问讨论法、习题解答法、实验法、猜想法、类比法等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其中,提问讨论法在基本概念及基本方法的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习题解答法多用于学生已获得了较多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定理等物理知识,而新课将在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实验法主要用于边讲边实验的授课类型中,可由教师演示或由学生分组去做.除此还有很多的引入方法,在设计上应力求简单明快,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
四、根本:教学方法的优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提问讨论法、模拟发现法和边讲边实验法、实验探究法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教师通过语言、实验、示范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系统地传授物理知识.在教学中应坚决摒弃“填鸭式”,应使教师的“教”致力于“导”,服从于学生的学.教师应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如采用“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渗透情景教学思想,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协作研究,相互讨论,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独立的思维,领悟物理原理,总结物理规律,并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例如9年级物理“电阻”一节,可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以铅笔芯为电阻材料,以小灯泡发光的亮暗作为标准,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分别将铅笔芯串、并联寻找其中的规律(此处学生的实验可以只作定性的探究,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定量分析).由于材料简单且实验又简便易行,学生动起手来自然也就兴致勃勃,很快就能找到结论,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保障:教学手段的优化.
众多的教学手段中,教学语言是最基本然而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必须十分重视教学语言的训练和运用,口头语言应规范、生动,板书语言应工整美观,体态语言应大方得体.除此之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除较为传统的光学投影仪之外,多媒体技术在辅助教学上,可通过微机揉合图、文、声、像为一体,对各种教学信息进行加工,以交互式为手段,为学生创造逼真的物理情境.例如:我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的教学中,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了瀑布、击鼓、撞钟等发声的影片,再让一名学生用二胡演奏了一段美妙的音乐,使学生在图、文、声等多方面感受到物体发声的现象,激发了学生学习声音现象的兴趣.接着我再问他们:“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想了解声现象的哪些问题呢?”非常自然的引入了课题.又如在8年级物理“光的直线传播”中,利用微机模拟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并留下太阳、地球、月亮运动轨迹以进一步分析,相比于课本上的照片,起到了较好的补充作用,使很抽象的概念可以用较形象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作为新一代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有着广阔的天地,它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进一步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开辟了新的途径.实现物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必须构建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DIS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平台.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使用已有的信息技术资源;适时、适量、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发挥计算机网络提供资源和交流信息的优势,开展科学探究和学习交流活动. 在进行物理教学时,除了用传统的实验手段外,还应适当地应用DIS实时采集信息,自动处理数据,迅速得出结论,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或校园网,展示一般常规实验无法看清的物理过程,如宏观或微观现象的空间放大、暂态过程的时间延缓;对于现实生活中无法进行的实验,还可应用多媒体技术,以虚拟的仿真实验来展示或演绎理想化的物理过程;也可让学生通过因特网搜索有关的资料,如科学家发现或创建某概念、得出某种规律的过程,以及这些概念、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等,使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能够获得亲身体验,感受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领略科学家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体会物理概念、规律与生活、生产实际的密切联系,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2006年新课程高级研修班上,平江的张怀中老师教出的“压强”一节,就利用多媒体适时呈现了由于超载、增大压强而使平伍公路部分路段加快损坏的图片,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了我们的物理学习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
为了使信息技术真正溶入物理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增强信息意识,通过自身的专业发展不断提高驾驭信息技术、完善教学设计、营造信息环境以及指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适合学校特点、符合学生实际、具有个人风格、整合信息技术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值得提请大家注意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课堂实践所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的一种模式.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学科教学应该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模式.个别教师为了赶“时髦”,每节课言必多媒体,而不去考虑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撇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作用以及授课艺术及课堂效果,一味地去追求表面的“奢华”和“大容量”.结果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搞得学生在课堂上顾此失彼,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更为先进的媒体,应该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常规的电教媒体优化组合,主要用于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它的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获取大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中学物理学科教学主要应该以真实的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才能使学生观察到真实的现象进而总结出规律.多媒体课件所演示的实验毕竟是虚拟的经验,难以替代真实的实验,更不能替代学生的动手过程和思考过程,经常地使多媒体课件摸拟物理实验可能会扼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更重要的是可能使学生养成一味盲从前人的经验,而不尊重科学事实的习惯.这才是我们物理学科教学更要警惕的现象.
教学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导,不但要有“知识与技能”目标,而且要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具体操作中应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展示目标;紧扣目标,进行教学;围绕目标,论断反馈;进行矫正,落实目标.其中围绕目标、诊断反馈以及进行矫正,落实目标是最关键的步骤,只有抓好这两个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才能得以落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针对教学目标所设计的测试题,当堂完成,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并根据此适时调整有关教学环节,从而促使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能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不同类型的课要求不相同,以实验课为例:实验课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教学目标应包含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技能的要求,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实验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要求.基于信息技术的 DIS节省了采集数据和处理数据的时间,为实现教学的开放性和探究性提供了条件,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提倡DIS的深度介入.以帮助学生增强学好物理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基础:教学内容的优化.
对于确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在明确教学目标、掌握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的前提下,准确把握其深度、广度和梯度,应当做到以课程标准为纲,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学要求,合理整合教学内容.首先应统览全章内容,划分单元之后,再回到每节课的内容上,运用整体――部份――整体的分析方法,才能做到每节课相互串联,在教法及知识结构上不脱节.在挖掘教材优点的同时,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翻阅资料,从中寻找最新的有关背景资料,选择较好的表述方式,好的典型例题,好的演示方法及适宜的辅助练习等,以弥补教材某些方面的不足.例如:“透镜成像(沪科版教材8年级第四章第五、六、七节)”的教学单元.原教材的安排是:一、介绍透镜;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三、探究性实验;最后还有“透镜的应用――眼睛和视力的矫正、神奇的眼睛”.特别是第五节教学内容过多,教师一般感到无从下手,不知怎么分配课时.我对这部分整合后的安排是:第一节,探究设计.主要介绍透镜、透镜对光的作用,并将“透镜的应用”部分前移到这里.在学生认识透镜后通过一组实验让学生感悟透镜对光的会聚和发散作用,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应用透镜的仪器和设备,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都是透镜、而它们的成像却有所不同?”,从而提出问题和猜想.老师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第二节,实验探究.这节课是按学生上节课设计的方案自主探究,要放手让学生探究.第三节,总结规律.这是第二节课的继续.第四节,落实和巩固.可适当安排一些相关的巩固练习.这样整合后,课时总数还是四节.整合前后不仅是教学顺序的改变,更重要的区别在于理念上,一个是以老师为主,另一个是学生去发现,就是说,整合后是以学生探究用于创设情景和设问的资料,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应精心选择具有针对性、启发性、能吸引学生注意和激发探究兴趣的材料,设计一些典型的简单事例,或因课制宜地设计一些简易小实验.这些材料可以来自课本,也可通过因特网从公共教学资源库下载,还可取自于生活实际、科技发展和社会实践.而情景的呈示,可以采用问题、图片、实验、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图像等多种形式,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
总之,在优化教学内容时,应本着主次详略得当,精讲多练的原则,分清哪些内容教师讲,哪些内容学生讲,哪些内容安排学生自学或讨论,哪些由师生共同解决等.应严格控制作业的总量和难度,防止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以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使各个教学环节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合理安排,让教师和学生各处其位,协调一致,配合有序,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三、关键:教学结构的优化.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充分考虑教与学的各种因素,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等,设计好符合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的教案.
一节物理课一般包含有新课引入,讲授新课,课堂例题,巩固训练和课堂小结等几个部份.各个环节必须在时间分配上合理安排,在内容上精心设计,才能形成有层次的科学和谐的结构.如新课引入的方法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它是每堂课的“开场白”,运用得当,则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可为新课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主要可通过提问讨论法、习题解答法、实验法、猜想法、类比法等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其中,提问讨论法在基本概念及基本方法的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习题解答法多用于学生已获得了较多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定理等物理知识,而新课将在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实验法主要用于边讲边实验的授课类型中,可由教师演示或由学生分组去做.除此还有很多的引入方法,在设计上应力求简单明快,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
四、根本:教学方法的优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提问讨论法、模拟发现法和边讲边实验法、实验探究法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教师通过语言、实验、示范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系统地传授物理知识.在教学中应坚决摒弃“填鸭式”,应使教师的“教”致力于“导”,服从于学生的学.教师应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如采用“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渗透情景教学思想,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协作研究,相互讨论,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独立的思维,领悟物理原理,总结物理规律,并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例如9年级物理“电阻”一节,可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以铅笔芯为电阻材料,以小灯泡发光的亮暗作为标准,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分别将铅笔芯串、并联寻找其中的规律(此处学生的实验可以只作定性的探究,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定量分析).由于材料简单且实验又简便易行,学生动起手来自然也就兴致勃勃,很快就能找到结论,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保障:教学手段的优化.
众多的教学手段中,教学语言是最基本然而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必须十分重视教学语言的训练和运用,口头语言应规范、生动,板书语言应工整美观,体态语言应大方得体.除此之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除较为传统的光学投影仪之外,多媒体技术在辅助教学上,可通过微机揉合图、文、声、像为一体,对各种教学信息进行加工,以交互式为手段,为学生创造逼真的物理情境.例如:我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的教学中,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了瀑布、击鼓、撞钟等发声的影片,再让一名学生用二胡演奏了一段美妙的音乐,使学生在图、文、声等多方面感受到物体发声的现象,激发了学生学习声音现象的兴趣.接着我再问他们:“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想了解声现象的哪些问题呢?”非常自然的引入了课题.又如在8年级物理“光的直线传播”中,利用微机模拟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并留下太阳、地球、月亮运动轨迹以进一步分析,相比于课本上的照片,起到了较好的补充作用,使很抽象的概念可以用较形象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作为新一代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有着广阔的天地,它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进一步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开辟了新的途径.实现物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必须构建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DIS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平台.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使用已有的信息技术资源;适时、适量、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发挥计算机网络提供资源和交流信息的优势,开展科学探究和学习交流活动. 在进行物理教学时,除了用传统的实验手段外,还应适当地应用DIS实时采集信息,自动处理数据,迅速得出结论,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或校园网,展示一般常规实验无法看清的物理过程,如宏观或微观现象的空间放大、暂态过程的时间延缓;对于现实生活中无法进行的实验,还可应用多媒体技术,以虚拟的仿真实验来展示或演绎理想化的物理过程;也可让学生通过因特网搜索有关的资料,如科学家发现或创建某概念、得出某种规律的过程,以及这些概念、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等,使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能够获得亲身体验,感受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领略科学家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体会物理概念、规律与生活、生产实际的密切联系,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2006年新课程高级研修班上,平江的张怀中老师教出的“压强”一节,就利用多媒体适时呈现了由于超载、增大压强而使平伍公路部分路段加快损坏的图片,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了我们的物理学习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
为了使信息技术真正溶入物理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增强信息意识,通过自身的专业发展不断提高驾驭信息技术、完善教学设计、营造信息环境以及指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适合学校特点、符合学生实际、具有个人风格、整合信息技术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值得提请大家注意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课堂实践所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的一种模式.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学科教学应该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模式.个别教师为了赶“时髦”,每节课言必多媒体,而不去考虑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撇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作用以及授课艺术及课堂效果,一味地去追求表面的“奢华”和“大容量”.结果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搞得学生在课堂上顾此失彼,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更为先进的媒体,应该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常规的电教媒体优化组合,主要用于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它的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获取大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中学物理学科教学主要应该以真实的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才能使学生观察到真实的现象进而总结出规律.多媒体课件所演示的实验毕竟是虚拟的经验,难以替代真实的实验,更不能替代学生的动手过程和思考过程,经常地使多媒体课件摸拟物理实验可能会扼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更重要的是可能使学生养成一味盲从前人的经验,而不尊重科学事实的习惯.这才是我们物理学科教学更要警惕的现象.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