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古代诗歌鉴赏艺术手法,诗中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7 04:41
  • 提问者网友:抽煙菂渘情少年
  • 2021-04-06 10:30
古代诗歌鉴赏艺术手法,诗中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04-06 11:07
古代诗歌鉴赏题中“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这几种提问方式的区别和解答方法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
表达方式抒情 记叙 描写 议论 说明
写作手法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表达方式即为表达方法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是写作的五种基本表达方式,是人们运用语言形式来反映事物、传递信息时所用的基本方式和手段.
高考语文题中“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这几种提问方式的区别和解答方法
阅读教学中,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
1.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
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简析: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例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问: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简析: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融情于景的特色.
一般说来,记叙文多采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议论文多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说明文多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当然,表达方式的运用也不是绝对的,如记叙文里也可以使用少量议论或说明,议论文里同......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