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西方浪漫主义阐释的有效性(节选)
——对屈原作品的个案考察
①浪漫主义是存在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具有特定结构方式的一种文学形态,而并非是自古就有的,情感与想象是浪漫主义的非本质属性,他的本质属性主要是对立性与主体性。
②所谓对立性,主要是指个人与社会、感性与理性、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的本质对立,在美学上具体表现为对崇高美的追求,这种崇高美是针对古代和谐美而言的。
③在屈原的作品中,我们也会深深体验到他与周围环境的矛盾冲突,但这种矛盾冲突仍局限在古代的伦理范围之内,他推崇的是古代的圣君贤相,批判的则是昏君贼臣,他并不是要摧毁,相反是要强化和重建当时的社会秩序。他对自己的政治理想是非常执着的,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这种理想追求又与他对现实的极大关怀交织在一起。他的诗既有禀赋楚国文化光怪陆离的感性色彩,又有中原儒家文化积极入世的理性精神。他对他所处的集体境况是哀怨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种哀怨、牢骚显然有别于近代意义上的复仇与反抗。所以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认为在中国历代诗人中,只有屈原能“放言无惮”,敢说前人不敢说的话,但同时又指出,即使在他的作品中,“亦多芳菲凄恻之音,而反抗挑战,则终其篇未能见”。
④屈原追求的是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和谐美,而对于内容和形式、德性与容貌不统一、不和谐的美则予以极大的排斥。这种审美理想与西方近代浪漫主义的美学追求显然有着极大的差距。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这篇被誉为浪漫主义宣言的文章中,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对立原则,而他的《巴黎圣母院》则是对这一原则的具体实践,他有意地追求形式丑,甚至以丑来表现美,如撞钟人加西莫多,形体上丑陋不堪,但是在心灵上却是最美的形象。这跟屈原作品中“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显然是大相径庭的。
⑤就主体而言,近代浪漫主义追求的是个性解放,其内涵是人的个体自我。而屈原虽然屡遭不公,但九死而未悔,始终关心着国家的兴亡,人民的安危,始终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他政治上失意的时候,出于不得已,他也曾有过要离开故土的念头,但当骑在马上,回首眺望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的时候,他的悲伤痛悼的心情又是那样的深挚,“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当得知旧国古都破灭的时候,他又不禁写下《哀郢》以表达他的哀思与忧伤:“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最后他还是决心重返故土,立誓死也要回去,“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正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所说,他“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这种思想感情无疑是真挚的,伟大的,但却与浪漫主义主体性无关,甚至从根本旨趣上讲是背道而驰的。
1.下列对“浪漫主义”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形态,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在时间上既有上限,也有下限。
B.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浪漫主义,仅凭其是否具有强烈丰富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是不足为据的,而应主要看其是否具备对立性和主体性。
C.对立性是浪漫主义的本质属性之一,主张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不可调和,追求崇高美与古代和谐美的对立统一。
D.主体性作为浪漫主义的又一本质属性,追求个性解放、独立人格,否定古代那种对君主乃至国家的人身依附。
2.下列不属于作者否定屈原作品具有“主体性”时所用的论据的一项是( )
A.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
B.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C.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D.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浪漫主义是产生于西方的一种文学形态,用它阐释作家作品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B.作者引用鲁迅的话,是将其作为论述“屈原不是浪漫主义者,屈原作品不是浪漫主义作品的”佐证。
C.《巴黎圣母院》通过对加西莫多这一形象的塑造,具体实践了浪漫主义对崇高美的追求,体现了德行与容貌的鲜明对立。
D.屈原的作品始终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其主体性的内涵也是人的个性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