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某考察队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海港东南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资料一:见下图。资料二:该地全年盛行西北风、西风,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5 05:08
  • 提问者网友:未信
  • 2021-02-14 06:13
某考察队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海港东南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资料一:见下图。

资料二:该地全年盛行西北风、西风,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发量大于3500mm,广泛分布着平均高达200-300m的沙山。沙区总面积中,湖泊群约占10%;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有5个,严冬也不结冰。
资料三: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4000年以上。同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
资料四:经测定,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
(1)该地沙山是固定的还是流动的?说明判断依据。(3分)
(2)该地湖泊冬季不结冰的原因是 。(2分)
(3)分析该地补给水的各种可能来源,并给出主要来源及其判断依据。(5分)是固定的。判断依据: 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且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执傲
  • 2021-02-14 07:43
(答案→)是固定的。判断依据: 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且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发现地理问题,结合相关资料获取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和探究的能力;考查考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的能力。(1)据材料三描述: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且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判断是固定沙丘(2)冬季不冻,说明有来自(深层断裂带)温度较高的地下水补给(3)图23提示该区断层发育;随处内陆地带,高山冰川融水发育了地表径流,并且该区有湖泊形成。故地下水各种可能来源:①(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 ;②周边地表水 ;③本地降水。根据该区断层发育情况及地下水的运动及蒸发量、降水量的比较关系等可知该区补给水的主要来源是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故判断依据:本地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且与补给水水温较高吻合,说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是主要补给源。(本地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排除周边水补给是主要补给源;本地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排除降水补给是主要补给源)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往事埋风中
  • 2021-02-14 08:28
好好学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