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佛教在做布施的时候

答案:6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0 04:35
  • 提问者网友:树红树绿
  • 2021-11-19 18:46
佛教在做布施的时候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有枢
  • 2021-11-19 19:58
楼主您好!

布施是快速积累福德资粮的方法,即便您每一次布施都怀着做生意、买原始股的心态去做。布施所得福报也会有。当然,福报比不上不计回报,纯以慈悲心、恭敬心利益众生,供养三宝的回报大。
需要注意的是:
一。所施之物的来源。如果所施之物是不如法获取的,这样的布施就没有福德可言。比如:偷盗所得,索贿所得,诈骗所得,经营酒类、屠宰业、色情业、猎渔业等等所得。
二。受施者对所得钱物的用途。如果受施者是邪教团体,或是知见不正。将所得钱物用于宣扬不如法的邪见,成就诽谤佛法之业。那么您的布施不仅没有福德,反而成就诽谤正法的共业。

此外,为他人排忧解难,是无畏施;义务献血是布施内财;为人讲述三宝功德,劝人信受佛教是法布施。都是个人经济状况不好时可以修行的布施。
布施的回报绝大多数是“异熟果”:未来世的果报。若欲今生得现报,除非这个布施的善业很重,重到了成为您所有善业中的第一位。依据“重业先报”的原理而受报显现。而且,善业求先报其实“不划算”:就像存银行,你三天就取出来,利息会很少。所以,很多久修佛法的人,都是“恶报求现报,善报求后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七十二街
  • 2021-11-20 01:12
举例拿开车说,刚学总想离合,刹车,油门,该不该挂挡等问题,熟练了就不用刻意想,顺手就完成一系列的操作。
布施也是同理,从开始的刻意逐渐到自然而为,达到随缘应机。
提示你一点,布施是给予和你平等的人或不如你的人。给予寺院和出家人,叫做供养。布施与供养不可混淆,否则有损德行。
  • 2楼网友:夜风逐马
  • 2021-11-19 23:43
布施的心态有个窍门就是‘慈悲’。这看起来有难度其实也并不难,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状态都是有相的也是着相的所以在布施的意识提起的时候是有分别心和见取心的,所以布施的时候是大家先提起了一个“我要布施”的意识这是有意要提起的,那么布施不可能不着相,意识世界的见取心自然也一起发动了。这确实不是那么如法,但是功德还是有的。财布施属于有漏善法,信心不足的话可以做法布施,是无漏的。
  • 3楼网友:鱼芗
  • 2021-11-19 23:35
  • 首先,你要知道,佛因功德福业得以成就如来。

  • 说无为,到底如何正解?法义要顺义解之,不当左,亦不当右。执著于无为,终不得获。贪著于得,终不得获。佛祖说过,道法自然。

  • 法义甚深!难解!

  • 多的我不想说了,我只想说,施论是最基础之论,然此论都是甚深!难以得获,更何况其它更深之法。不知基础,不从基础起,终不可真实得获。

  • 我回答是,你的想法不是不好。(话要看对何人,何种程度人说。望能善思其义。)

  • 个人言论,仅供参考。

  • 4楼网友:蕴藏春秋
  • 2021-11-19 21:59
布施之时,能体达施者、受者、施物三者皆悉本空,摧破执着之相,称为“三轮体空”。
(一)施空,能施之人体达我身本空,既知无我,则无希望福报之心,称为施空。
(二)受空,既体达本无能施之人,亦无他人为受施者,故不起慢想,称为受空。
(三)施物空,物即资财珍宝等物,能体达一切皆空,则虽有所施,亦视为空,故不起贪想,称为施物空。
  • 5楼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11-19 20:46
布施是因为慈悲而已。并不是为了后世财富。
学佛人都要往生的。极乐世界又不需要钱。
所以。真学佛人。是不可能为了后世而布施的。
但如果你非要为后世有钱而布施。也是可以的。也能满愿。
所以你不必担心。继续布施吧。
其实能做到(无所求布施)的人是很多的。
比如:有的人不相信有后世。但他有时也在布施。就是无所求。完全是慈悲。
但你说的(无为布施)。能做到的人。凤毛麟角。最起码也是。已经觉悟空性智慧的人。
-------------
南无阿弥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