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北三省2016年gdp增长率为什么这么低
- 提问者网友:山高云阔
- 2021-12-21 07:40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千夜
- 2021-12-21 08:48
- 1楼网友:一秋
- 2021-12-21 10:08
最近几年,中国的m2增速的确很高,远远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也超过了统计的gdp水平,但这就引起了货币超发的质疑,媒体在没有弄清货币发行量大的原因之前,就妄言货币超发,是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
货币作为商品价值的表征指标,其发行量与商品或服务所创造的价值直接相关。
首先,中国最近10年的gdp增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基本每年增量占全球增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但这仅仅是名义值,其实中国由于货币严重低估,其实质gdp增量要比统计值至少增加20%。也就是说,仅衡量gdp指标一项,中国每年货币发行量就至少少发行20%。
其次,最重要的一点,中国自计划经济体制改制以来,一直处于一个资产释放的过程。也就是说,过去国家的很多资产是国家控制的,并没有处于流通领域。而现在由于市场经济改革,很多资产开始流通,这就意味着国家需要发行相应的货币对新释放的资产做表征。这部分货币增量,通常无法用gdp增量相衡量,因此造成了货币发行增量高于gdp增量的现象。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世界上只有甲乙丙三个人,甲是生产者,每年生产3个苹果,一个苹果一块钱。但是甲每次生产的苹果只卖2个,剩下一个自己储存,永远不卖。这种情况下,世界上的每年新增发行的货币量只有2块就够了。假设这种情况持续了八年,到第九年,甲除了照常卖今年生产的2个苹果,又把八年来一直储存的8个苹果都拿出来卖,这一年市场就新增了10个苹果。如果这时央行还按往常发行两块钱的话,这就意味着每个苹果只能卖0.2元,远远低于了其苹果的本身价值1元,造成了通货紧缩。因此,第九年央行必须发行10块钱,来衡量市场上出现的10个苹果。表面上来看,这一年的货币发行量是往常5倍,但并没有造成超发,因为市场上的商品相应的多了。
回到现实中,在过去30年,中国不断把更多的以前不可流通的国有资产拿到市场上,所以要一直
增发货币去表征新增资产。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矿产。
如一个矿产在出售过程中,矿产往往是被贱卖了,也就是说市场价值通常低于实际价值。比如一个金矿,以前国家不流通,今年拿到市场上卖了20亿。而实际上,这个金矿的金子全挖完有100亿的价值,这就是说实际发行的新增货币少了80亿。
虽然货币没有超发,但由于货币的流动并不是均匀的,因此短期的货币增量大幅增加,货币会涌
向一些有稀缺性或者是生活必需品的市场,造成局部的物价上涨,比如人们会感到吃的贵了,房子贵了。但是,一旦局部的涨价拉动了供给的大幅上升,同时随着市场化改革国有资产全部拿到市场上,其价格会立刻趋于均衡。
去年经济增速7.3%,预计今年则为7.1%。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并且存在下行压力,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实行稳健货币政策,意味着2015年m2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5%左右,按照我国货币发行量约占m25.6%计算,央行年内大概要印钞0.8万亿元的发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