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蒸螃蟹没吃完还能吃吗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8 09:17
  • 提问者网友:蓝琪梦莎
  • 2021-12-28 02:21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七十二街
  • 2021-12-28 02:44
隔夜螃蟹只要再次食用时回锅煮熟蒸透可以继续食用的。存放的熟蟹极易被细菌侵入而污染,因此,螃蟹宜现烧现吃,不要存放。万一吃不完,剩下的一定要保存在干净、阴凉通风的地方,吃时必须回锅再煮熟蒸透。
  蟹,自古就有“四味”之说。“大腿肉”,肉质丝短纤细,味同干贝;“小腿肉”,丝长细嫩,美如银鱼;“蟹身肉”,洁白晶莹,胜似白鱼;“蟹黄”,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磷脂、维生素等营养素,营养丰富。
  螃蟹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强筋健骨的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活血化瘀、筋骨破碎等疾病。但是,有些人食用螃蟹后会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不注意卫生而引起食物中毒。因此,吃蟹时应当注意下列“七个不宜”:
  一、不宜食用生蟹:螃蟹一般以动物尸体或腐殖质为食,因而蟹的体表、鳃及胃肠道中布满了各类细菌和污泥。螃蟹往往带有肺吸虫的囊拗和副溶血性弧菌,如不高温消毒,肺吸虫进入人体后可造成肺脏损伤。如果副溶血性弧菌大量侵入人体会发生感染性中毒,表现出肠道发炎、水肿及充血等症状。因此,食蟹要蒸熟煮透,一般开锅后再加热30分钟以上才能起到消毒作用。
  二、不宜食用存放过久的熟蟹:存放的熟蟹极易被细菌侵入而污染,因此,螃蟹宜现烧现吃,不要存放。万一吃不完,剩下的一定要保存在干净、阴凉通风的地方,吃时必须回锅再煮熟蒸透。
  三、不宜乱嚼一气:吃蟹时应当注意四清除。一要清除蟹胃。蟹胃俗称蟹尿包,在背壳前缘中央似三角形的骨质小包,内有污沙;二要消除蟹肠,即由蟹胃通到蟹脐的一条黑线;三要清除蟹心,蟹心俗称六角板;四要清除蟹腮,即长在蟹腹部如眉毛状的两排软绵绵的东西,俗称蟹眉毛。这些部位既脏又无食用价值,切勿乱嚼一气,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四、不宜食之太多,即便嘴馋也要忍着:因为蟹肉性寒,不宜多食。脾胃虚寒者尤应引起注意,以免腹痛腹泻。因食蟹而引起的腹痛腹泻,可用性温的中药紫苏15克,配生姜5~6片,加水煎服。
  五、不宜与茶水同食: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忌饮茶水。因为开水会冲淡胃酸,茶会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均不利于消化吸收,还可能引起腹痛、腹泻。
  六、不宜与柿同食:蟹肥正是柿熟时,应当注意忌蟹与柿子混吃。因为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会使蟹肉蛋白凝固,凝固物质长时间留在肠道内会发酵腐败,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反应。
  螃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也十分丰富,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核黄素、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不过,鲜美的螃蟹并非人人皆宜。因为螃蟹性寒,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较高胆固醇,对于以下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应禁食或少食。
  1.患有伤风、发热、胃痛以及腹泻的病人吃蟹会使病情加剧。
  2.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肝炎活动期的人,最好不吃蟹,以免使病情加重。
  3.蟹黄中胆固醇含量高,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应少吃或不吃蟹黄,否则会加重病情。
  4.体质过敏的人,吃蟹后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起风疹块。
  5.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吃或不吃螃蟹,因为食后容易引起腹痛和腹泻。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用紫苏15克,生姜5片煎服,以止痛、止泻。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12-28 03:04
还是可以吃的。 1. 蒸的建议尽快吃完,因为存放的熟蟹极易被细菌侵入而污染,因此,螃蟹宜现烧现吃,不要存放。万一吃不完,剩下的一定要保存在干净、阴凉通风的地方,吃时必须回锅再煮熟蒸透。 2. 能吃,或者剥出肉,熬成蟹油,下面、烧汤、馅料都可以,很香、很鲜。 3. 把蟹肉拆出来可以做蟹粉菜,蟹粉豆腐,蟹粉狮子头啦都是不错的咯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