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急}地理计算类的题有多少种?每一种如何解?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0 02:19
  • 提问者网友:欲望失宠
  • 2021-05-09 09:05
{急}地理计算类的题有多少种?每一种如何解?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千夜
  • 2021-05-09 10:28
1、极昼极夜的范围=90-太阳直射点的度数
2、两点的相对高度公式:相对高度小于(n+1)*等高距,大于等于(n+1)*等高距。
其中n为等高线的条数。
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
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
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
(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时区: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
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
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5、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
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6、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图上推导(略)
(3)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
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
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
(4)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
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
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

7、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注意: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计算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先换算统一。
比例尺大小实际上是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数值上表现为比值的大小。
比例尺的缩小或放大是距离的缩放、并非面积的缩放。
图上距离往往需要在地图上量取。

8、实际距离
(1)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在经纬网图上:
经线上跨纬度1度=111千米
纬线上跨经度1度=111*cosA千米,其中A是纬度
9、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该地常住人口(人)/该地土地面积(平方千米)
10、人口耕地密度
人口耕地密度=该地常住人口数/该地耕地面积
11、人口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某时段末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
12.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城市总人口/总人口
13.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
两地之间的太阳高度角的差=两地之间的纬度差
14、昼长、夜长
(1)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注意:前后时刻一致即可,比如都是某地地方时,比如都是北京时间
(2)昼长=(12-日出地的地方时)*2
昼长=(日落地的地方时-12)*2注意:均指该地地方时
(3)图上计算:
昼长=24小时*昼弧/360度
(4)北纬某地昼长=对应南纬的夜长
(5)夜长=24-昼长

15、日出、日落时刻
(1)地方时、区时计算
(2)日出时刻=(24-昼长)/2
日出时刻=12-昼长/2
(3)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12+昼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人间朝暮
  • 2021-05-09 10:34

  一、一般计算题

  在地理中有许多自然现象,它们的数据及数据的变化、应用可通过计算题来体现。按其计算的复杂程度及包含地理知识的多少又可分为简单题和较难题两种。

  例1 推测本世纪地球上见到哈雷彗星的年份是( )

  A. 2034 B. 2062 C. 2056 D. 2016

  考生只要知道哈雷彗星运行周期为76年以及地球上曾在1986年观测到哈雷彗星两个知识点就可以得出答案为B。(此题为简单题)

  例2 某山山麓海拔200米处某日气温为30℃,山顶2200米处气温是( )

  A. 12℃B. 16℃C. 18℃D. 20℃

  该题只考察了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减少(高度上升1000米,气温大约下降6℃)这一知识点,很容易得出答案为C。(此题为简单题)

  例3 在中国政区图上,量得东西两端点长约20厘米,南北端点长约22厘米,该图比例尺是( )

  A. 1/3000万B. 1/2500万

  C. 1/2000万D. 1/1500万

  正确选项为B。该题考生必须知道两点:①我国政区东西宽5000千米,南北长5500千米。②比例尺是如何计算的。(此题属较难题)

  例4 若黄赤交角(α)增加为30°,则北温带范围应跨____个纬度。

  此题考察的是黄赤交角对热量带的影响,回归线和极圈是热带、温带、寒带的分界,回归线的度数就是黄赤交角的度数α,极圈的度数就是(90-α),温带的范围(即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范围)为极圈度数减去回归线的度数,即为90-2α,因此答案为30。(此题为简单题)

  例5 北半球纬度为α,一开阔平地上,在楼高为H的楼房正北面盖新楼,欲使此楼底层全年太阳光不被遮挡,两楼距离应不小于( )

  A.Hcot(90°-α-23°26′)

  B.Htan(90°-α)

  C.Htan(90°-α+23°26′)

  D.Hcot(90°-α)

  正确选项为A。此题为应用题。解题思路为:①要使正北面底层阳光全年均不被遮挡,也即当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那一天也不被遮挡住。②北半球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为冬至日。③根据该纬度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和南面楼房层高H,利用三角函数即可计算出两地的最小距离。利用夏至日或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应用题还有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安装等。(属较难题)

  例6 一架飞机由我国上海(东8区)于10月1日17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8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

  A. 10月2日15时B. 10月2日3时

  C. 10月1日15时D. 10月1日3时

  正确选项是C。本试题主要考查对时区、日界线的理解和换算能力。由于飞行14小时加入考题,加大了试题的难度。上海与旧金山的时差为(8+8)为16个小时,上海早于旧金山(东早于西),我们先不考虑飞机飞行时间,当上海10月1日17时飞机起飞一瞬间,旧金山的区时即为10月1日1时(比上海晚16小时),再加上飞机飞行了14小时,到达旧金山时,当地时间为10月1日1时加上14小时,即为10月1日15时。

  二、图表分析计算

  在地理中许多图表用来说明某些地理现象或原理,出现的有关计算的内容主要考察学生读图(表)析图(表)能力。考生在遇到此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意,并能寻找隐含条件。传统的读图计算题主要有地球经纬度计算、地方时和区时计算、等高线图中比例尺和高度的计算、锋面移动速度和时间的计算等。

  例7 读下图,回答:

  (1) A点经度为东经120°,B点为____经____度;C点为____经____度。

  (2)当A点为3月21日18时时,B点为3月____日____时,C点为3月____日____时。

  本试题主要考查对时区、日界线的判读能力及经度与区时的换算能力。该题的隐含条件是相邻经线间相差30°,因此,B、C与A均相差90°,再根据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向西递增为西经的规律,得出B点为东经30°,西经150°;而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所以B、C均与A相差6个小时,再根据东边早于西边的规律,B点为12点,C点为24点。而由A到C要穿过180°经线(即日界线),向东穿过日界线减一天,因此C为3月20日24时,这也是本题最易忽略之处。

  例8 阅读下图,回答:

  (1)甲乙两山顶的实际距离是____米。

  (2)甲山顶和河流干流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

  (3)图中陡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28米B. 65米C. 46米D. 53米

  本图可考察的内容很多,如判断方向、山脊山谷等。作为计算内容的主要如以上几种。( 1)为根据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通过量取甲乙图上距离(3厘米)即可换算为实地距离1500米。(2)题首先要考生了解图中哪一条为河流干流,然后根据等高线知该河处在180~190米之间,再计算出两地相对高度为834米~934米之间,同时,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时,根据其最高处在230~240米之间,可得出其相对高度大于30米而小于50米,因此(3)题选C。当然,(3)题回答正确的前提是在图上能找到陡崖的位置。

  例9 读“1992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填空回答:

  (1)以5岁为一段,人口所占比例最多的年龄段是____岁,约占总人口的_____%。

  (2)计算图中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____,说明还未达到_____%社会。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人口问题(年龄结构、性别构成)的认识,而读图能力是关键。(1 )题凭直观可看出20~25岁年龄段的最大,占总人口的比例为男性所占的7加上女性所占的约6.5%,总和为13.5%。(2)题在图上量算繁琐一些,但一个总的尺度应把握,即中国还不是一个老龄化社会,因而60岁以上男性人口或女性人口的比例一定小于10%。

  另一种计算题存在于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分析来说明某种人文问题中,这一般属于统计学范畴,计算比较简单,考生只要看懂题意即可。

  例10 读我国人口、粮食、耕地统计表,分析回答:

  (1) 1990年与1949年相比,项目1增长了____%,项目2增长了____%,两种增长速度相比,项目1____项目2。

  (2)略。

  该题在进行统计比较时,关键看清题目为“增长了”,而非“是原来的百分之几”。因此计算时由1990年的数据减去1949年的数据,再与原有数据(即1949年)比较。答案分别为110、80、高于。

  例11 读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分析回答:

  (1)发达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从1980~2001年,上升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从1980~2001年,上升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

  (3)从城市人口看,在_____年代内,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

  到2000年,两者之比约为_____,表明_______________。

  该题通过数据变化来说明两类国家城市化速度的差异,在计算方面极简单,只要把相关两个数据相减或相比。本题关键是在众多数据中选择有用的,因此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案分别是: (1) 14.4,5.8,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变慢。(2) 12.2,17,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3) 70年代,2∶1,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成为世界城市人口主体。

  作为地理考试中出现的计算题,基本包括在上述两类中。另外,有些地理试题,表面看来要求回答数据,似计算题,实则该题根据某一地理知识即可直接获得。而繁琐的计算不仅浪费时间,正确率也低。这一点考生要留意。见例题。

  例12 我国浙江温岭是大陆上最早迎来21世纪曙光的地方。该地区第一道曙光的时间可能为( )

  A. 5∶35 B. 6∶32

  C. 4∶50 D. 5∶43

  正确选项为B。该题通过复杂计算也可获得答案,但不必。考生只需知道一个地理常识:即1月1日为冬半年,冬半年昼短夜长,阳光不可能早于6∶30出现,就可很轻易排除A、C、D选项。

  例13 当晨线或昏线与本初子午线重合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A. 6月22日2时

  B. 12月22日16时

  C. 3月21日14时

  D. 8月24日13时

  正确选项为C。同样,本题不需进行任何计算,只要知道晨昏线与任一经线重合,只可能为春分日或秋分日,也即为3月21日前后或9月23日前后。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