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陋室铭》再读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3 13:01
  • 提问者网友:沉默的哀伤
  • 2021-12-23 01:44
(三)(11分) 《陋室铭》再读①《陋室铭》的作者,从来标明是唐刘禹锡,但也有人考据出来,说不是他的作品,因为未曾收进最初编成的他的集子,故而存疑。但不论是谁的文笔,能用八九十个字,写出这番精粹、凝练、余味无穷的意境,是不由人不折服的。②中国是散文大国,汉魏以来,迄至明清,有别于诗赋的散文文体,巍然为文学的主流。例如唐宋八大家诗歌的成就,固然千古吟唱,家弦户诵,但他们更以著作论述的笔墨,在文学史上占得一席荣耀的位置。一般提到韩、柳、欧、苏,都是先想到他们的文章,然后,才是他们的诗篇,就足以说明散文在中国文学中的分量。③刘禹锡在唐诗人中是较有影响的一位,诗胜于文,文章除了这篇《陋室铭》,余者寥寥。他历仕顺宗、宪宗、文宗、武宗,曾为王叔文党,玩过政治。不过他玩得不甚成功,为“八司马案件”的主角之一,被流放连州。相反,艺术上倒很有成就,以诗名闻世。诸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等等名句,直到今天,犹传唱不已。十年“文革”期间,他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句,是经常被“革命小将”引用的。但他(姑且认为是他作的)这篇不足百字的极短散文,却是千古绝唱,可一而不可二,再无超越之作了。④在写作散文的过程中,需要铺陈,更需要缩略;需要丰满,更需要删削;需要感情奔放,更需要字斟句酌。所以,散文写作中的优选萃取能力,是最能表现作者功力的所在。放比收要容易,简比繁更困难,像《陋室铭》这样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还具有文采;言简意赅,思路明确,能耐人回味;情景交融,盎然有趣,若身临其境;远有榜样,近有自勉,具乐观精神;不足百字,从室陋与德馨的统一中,写出知识分子“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性情;甘于清贫,甘于寂寞,逃避庸俗,追求自我完善的心态,实在是一篇难得的散文。⑤古今文章,谈物质与精神者固多,但短得如《陋室铭》者,却分外少见,学其为文之精,值得一读。在今天商品经济社会里,物质固然非常重要,精神更应不懈追求。学其为人之本,更具现实意义,就更值得一读再读了。大家抱定室无妨陋、可以陋,而德却必须馨、必定馨的宗旨,个人一定会少却许多烦恼,世间一定会少却很多丑陋。⑥散文与诗一样,易写难工。写散文的作者很多,能写出好散文的作者甚少。自己说好,或雇两个评论之辈说自己好,是作不得数的。尤其,像《陋室铭》这样谈精神与物质关系的命题,或者还可以引申为研究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主客观世界辩证关系的文章,放在别的作家手里,绝不是能用这八十一个字可以完美地表现出来的。 (李国文/文)1.再读《陋室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2分)2.第②段作者论述“中国是散文大国”的目的何在?(2分)3.结合第④段,概括《陋室铭》的难得之处。(2分)4.结合文章分析作者再读《陋室铭》的目的是什么?(2分)5.再读《陋室铭》,你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中读出了什么?(3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12-23 02:02
1.能用八九十个字,写出这番精粹、凝练、余味无穷的意境,是不由人不折服的。2.一是强调散文在中国文学中的分量,二是突出《陋室铭》在中国散文中的价值。3.语言上既言简意赅,又文采飞扬;写法上情景交融,盎然有趣;精神上高雅乐观,追求自我完善。(答出两个方面即可)4.目的是为了阐述《陋室铭》的现实意义,在今天商品经济社会里,物质固然非常重要,精神更应不懈追求。告诫大家室可以陋,德必须馨。5.示例1: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以他们做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意对即可)示例2:诸葛亮是闲居隆中草庐以待明主出山。杨雄淡薄于功名富贵,虽官至上品,但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作者引用此二人之意,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解析】1.试题分析:根据题目可知,本文的论题即“《陋室铭》再读”,也就是说题目是论题,是话题,对于这个话题的观点即是中心论点,这样考虑之后不难看出,一段的结尾处“但不论是谁的文笔,能用八九十个字,写出这番精粹、凝练、余味无穷的意境,是不由人不折服的”表明了作者的观点。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寻找文章中心论点的能力。点评:概括(寻找)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谈论话题的看法,观点。先看谈论的是什么问题,再看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中间寻找原句,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用标题概括回答的。2.试题分析:读二段及下文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即“足以说明散文在中国文学中的分量” “但他(姑且认为是他作的)这篇不足百字的极短散文,却是千古绝唱,可一而不可二,再无超越之作了”,由此可知,第二段即为了论证散文在中国文学中的分量,更为了引出第三段《陋室铭》在中国散文中的价值之高的论断。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内容作用的理解。点评:我们一定要精读问题出现的段落及其附近的文章内容,在上下文联系中,总结出语段的作用来。3.试题分析:读第四段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范围,即“像《陋室铭》这样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还具有文采;言简意赅,思路明确,能耐人回味;情景交融,盎然有趣,若身临其境;远有榜样,近有自勉,具乐观精神;不足百字,从室陋与德馨的统一中,写出知识分子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性情;甘于清贫,甘于寂寞,逃避庸俗,追求自我完善的心态,实在是一篇难得的散文”从这些语句中提取出答案即可。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点评: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并抓住关键的词语或句子,将它们串连起来,最后要用简洁的语言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炼出来做答。4.试题分析:审题后找答题范围,即第五段“古今文章,……值得一读。在今天商品经济社会里,物质固然非常重要,精神更应不懈追求。学其为人之本,更具现实意义,就更值得一读再读了。大家抱定室无妨陋、可以陋,而德却必须馨、必定馨的宗旨……”,找到之后,精读加以理解,就可以知道作者的写作目的了。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点评: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并抓住关键的词语或句子,将它们串连起来,最后要用简洁的语言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炼出来做答。5.试题分析:审题的关键点是“你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中读出了什么”,可见此题为开放性题,能自圆其说即可。但不可信马由缰,应结合《陋室铭》原文或选文的内容加以理解,尤其是围绕物质与精神品质来作答。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表达个人见解的能力。点评:这是一道结合课文内容和选文内容表达个人观点的题目。无论持哪种观点,都必须要有相应的理由支持,而且要观点明确,语句通畅。平时的阅读中遇到问题,要多与同学讨论、争辩,在互相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认识,同时也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鸠书
  • 2021-12-23 03:04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